-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等三首)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背诵三首诗词,了解课外资料,深入了解诗人,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对诗歌进行赏析。
2.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多次诵读中,掌握多种鉴赏方法,理解诗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1.在多次诵读中,掌握多种鉴赏方法,理解诗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这样描写过当晚的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是如此的空明澄澈,生动有韵致,于是成就了千古月色;清代评论家胡仔评价苏轼的中秋咏月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如此高评,于是成就了千古中秋词!永远的苏轼,永远的月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涵咏千百年前苏轼笔下那醉人的月光。
二、学习资料补充【学习方式: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先行自主探究,老师课堂上再做补充】
(一)苏轼人物名片
·姓名/别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籍贯:四川眉州眉山;
·生卒年:1036一1101
·身份:北宋中、晚期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兴趣:一生才气纵横,诗(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文(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都有很高造诣,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人生经历:重要事件“乌台诗案”
《自题金山画像》一诗,可谓是对苏轼一生起落沉浮的高度概括:“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二)知识卡片:词
“词”又名诗余、乐府、填词、长短句。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三、初读感知,把握感情基调【学习方式:朗读涵咏】
注意把握朗读节奏,朗读诗歌,听读音频,把握感情基调。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掌握方法,鉴赏诗词【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鉴赏方法一:关注“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思考:你从词前小序读出了什么?
明确:写词的时间及缘由。怀念弟弟子由;从“兼”字又可知词的情感不只是怀念子由。
【鉴赏方法二:关注表情达意的词】
思考探究:词人思念亲人的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明确:1.把酒问月,引出思念。(化用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无眠”:因倍加思念而难以成眠。
3.“何事长向别时圆”,从月圆想到人圆,再想到分别。
4.“但愿人长久”,渴望团圆。
【鉴赏方法三: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思考探究:“兼怀子由”表明不只是借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那么词人还表达出怎样的情感?
链接资料: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苏轼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明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在政治上失意,苏轼借助月亮表达了充满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中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词人似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接着,词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13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docx
-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 (3).docx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组合数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英语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Unit2 Colors Grammar.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1).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认识钟表 (1).docx
-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据的波动程度.docx
- 初中英语外研版八年级下:复习课Module6.docx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教学设计.docx
- 小学美术湘美版二年级上册14. 自画像.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a—4c-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1课 一起做游戏(摸牌游戏)-教学设计.docx
-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六下1.什么是能量.docx
-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教学设计.docx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一 圆圆的周长(第1课时).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教学设计.docx
-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热机的效率.docx
- 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第六单元 音画交响—中国影视音乐-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