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情境导入——
氧氟沙星和氨茶碱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药物中毒的事件
据某地晚报报道:一老年男性患者因感冒就诊,医生给患者开了氧氟沙星和氨茶碱输液,输液半小时后,患者大汗淋漓、哮喘加重,2小时后病情加重,口鼻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是一起典型的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药物中毒的事件。
氨茶碱是属于临床上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药物之一,其安全范围比较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10-70mg/L,低于此浓度疗效不明显,高于此浓度会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惊厥甚至死亡等严重的毒副反应。氟喹诺酮类中不少药物可以抑制氨茶碱在肝脏的代谢,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因此在两药合用时,要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氨茶碱的用量。
;项目一治疗药物监测概述;(二)血药浓度与效应的关系
药物的药理效应随血药浓度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两者关系密切。同样剂量的药物用于不同个体时,可产生不同的血药浓度,从而出现不同的疗效和毒性,而不同个体要达到同样的血药浓度,所需剂量的个体差异也很大。;(二)血药浓度与效应的关系
;知识链接——
药物个体差异;(1)特异性
有些人对某种药物的反应超出该药物正常的药理反应。同一种药物有些人一接触就出现中毒反应,而对大部分人来说,即使使用最大剂量也不会出现这种反应,这就是特异性反应。典型的特异性反应有器官移植抗排斥药物,如环孢素,有的肾移植患者服用量比较大,仍然出现慢性排斥反应,有的服用量比较小,却能有效地防止慢性排斥反应,因此,该药的个体特异性较为明显。
;(2)高敏性
某些群体对药物的作用比一般人敏感,使用少量就能产生明显的疗效,用量稍大,就会出现中毒反应,临床称之为高敏性。对高敏性的药物,应酌情减量使用。
(3)耐受性
某些群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使用一般常用量时疗效不明显,甚至无效,也不出现副作用,直至用至最大量,甚至最小中毒量时,才出现疗效,且机体能耐受。对于具有耐受性的患者,应酌情增量使用该种药物。;(二)血药浓度与效应的关系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意义;(二)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
多数药物过量中毒,均可据其特殊的毒性反应表现作出诊断。但对少数药物毒性反应表现和该药用以治疗的病症难以区分时,必须依赖于血药浓度监测帮助确诊。尤其呈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有效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必须监测。
(三)鉴定患者用药依从性
依从性是指患者是否按时按量服药。依从性好与否,是疗效好坏的基础。据统计,临床约有1/3的患者用药依从性差,TDM是鉴定依从性的最有利工具之一。
(四)控制药品质量
随着人民对安全用药的重视,药品的质量不再限于体外监测,《中国药典》已对很多药品做了生物利用度方面的要求,通过监测体内的药物浓度来控制药品的质量。
;三、治疗药物监测常用标本
;(一)血清(浆)
在药物的体内过程中,血浆中的药物起了中央枢纽的作用,可视作药物体内变化的一面镜子,因此有关药动学的资料几乎均是通过对血药浓度的研究获取的。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药物在达到分布平衡后,虽然不是均匀分布,但血药浓度和靶位药物浓度成比例,故也和效应间存在量效依存关系。现已建立了不少药物的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及中毒水平的群体资料,并且血液也易于采集。
;(二)唾液
唾液可无损伤地采集,唾液中的药物除极少数种类可以主动转运方式进入外,大多是由血浆中未与蛋白质结合的游离药物,尤其是高脂溶性的分子态游离药物,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进入。另一方面,与血浆相比,唾液中蛋白量甚少,并且为粘蛋白、淀粉酶、免疫球蛋白等不与药物结合的蛋白质,因此唾液中的药物几乎均以游离态存在,并和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关系密切,用以反映靶位药物浓度较总血药浓度更适合。但是,唾液pH波动范围为6.2-7.6,平均约6.5。唾液pH的波动将导致与稳定的血浆pH间的差值变动,从而使药物在两种体液间产生不稳定的解离度和分配比,即唾液药物浓度与血浆游离药物浓度比值出现波动。;(三)尿液
尿液也可无损伤收集,除少数有机酸、有机碱类可以在近曲小管被主动分泌入尿外,大多数药物(游离部分)都是从肾小球以滤过方式,由血浆进入原尿中。随着尿液生成过程中的浓缩,尿药浓度逐渐升高,大多远远高出血药浓度,因此易于测定,这也是其优点。尿液pH随饮食成分、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态的改变而变化,可有较唾液pH更大范围的波动。
因此,在TDM的实际工作中以尿液为标本甚少。但对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以及可产生肾小管损害的药物,检测尿药浓度则有其特殊意义。
;(三)其他体液
直接测定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可排除血-脑屏障对药物分布的影响,并且脑脊液中蛋白质少,对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爱尔七级八级验光师考试理论试卷及答案——七八级.doc
- 【国海证券-2025研报】人形机器人行业12月月报:上海、安徽、杭州发布机器人支持政策,特斯拉、宇树科技更新机器人产品进展视频.pdf VIP
- 企业融资过程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索.doc VIP
- 注塑车间绩效考核方案.pdf
-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课件-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大单元复习.pptx VIP
-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课件-+2025年河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大单元复习+.pptx VIP
-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课件-2025年河南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大单元复习.pptx VIP
- 2022年汕头大学同等学力申硕(临床医学专业)考试题库汇总(含解析).pdf VIP
- 2025年中考语文6个专题复习课件485张.pptx
-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课件-2025年河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大单元复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