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一.pdf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地理学校年级高一

设计者指导者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1.5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

课程标准模块

联系。

1.6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使用教材版本2019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单元名称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课时数4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探秘河西走廊,认识地球大气

河西走廊,简称“河西”,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甘肃省西北部、

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

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

间,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最狭窄处只有数公里

海拔1,500公尺左右,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因位于黄河以西

有两山夹峙,形如走廊,故名河西走廊。我们的家乡阿拉善右旗南临河

西走廊,距离镍都金昌市约90公里。西北旅游日趋火热,河西走廊也成

为旅游热门打卡地。

本单元为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是学生学完地球的宇宙环境

及其圈层结构后,第一个学习的自然环境要素。从单元内容在整个地理

主题概述

必修一和高中地理中所处的地位来看,这一章内容在整个高中地理自然

地理学部分非常重要。地理必修一中主要学习自然地理要素大气、水、

地形地貌等,这些内容为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做了铺垫

另外“地球上的大气”中三圈环流知识为洋流的学习做了铺垫,在整个

高中地理教学中也会经常用到这些内容,因此“地球上的大气”不仅在

地理必修一中承接着关键一环,也在整个高中地理学习中扮演者举足轻

重的地位。

为了引导学生从具化的情境角度分析原理,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

同时,培养学生的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及人地协调观,我创设了“探秘河

西走廊,认识地球大气”的整体情景,又将探秘活动分为五个具体场景。

Part1:看敦煌黄沙弥漫,析大气组成成分。Part2;观看酒泉卫星发射

探大气垂直分层。Part3:品日光温室红提,明大气受热过程。Part4:

月牙泉边拍美照,热力环流记心间。Part5:瓜州风力发电厂,风的形成

不能忘。

第1课时通过问题“形成沙尘暴的条件”入手,探究低层大气的组

成及其作用。再进行“神州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资料分析,总结

大气的垂直分层、特点。落实课标“1.5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

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第2课时以甘肃省高台县“日光温室红提种植”为例,探究近地面

大气的受热过程。通过绘制示意图并讲解“保温作用”、“削弱作用”,落

实课标“1.5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加微信wkl436858),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