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懂得关爱”的美好品质悄然在生长
冯丽秋
观察对象小班小朋友年龄段/班3-4岁
观察时间一天的观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章节提到,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
观察背景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
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小班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逐渐达到第四个
观察目标目标关心尊重他人。能够看到别人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本次观察
目标主要围绕“小班孩子互爱互助”的发展情况。
结合《我的家庭》探究线索一:认识我自己和我的成长。我们一起学习自己的事情
自己做,孩子们通过讨论和反思对本阶段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以及自己能够帮助
家里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师帮忙记录下。偶然的一次午休起床,我们发现班
上的Martina宝贝正蹲在Abby小朋友面前,耐心细心地帮忙系鞋带,不时地提醒
Abby脚丫不要动,要坐好等等,非常投入。
老师感动之余,通过照片记录下这一有爱的瞬间。在当天下午放学前,老师通
过班级会议的方式,跟小朋友们分享了这个故事,采访了被帮助的小朋友Abby。
老师:“被别人帮助了是怎样的感受?”
Abby:“很开心!谢谢Martina姐姐。”
然后采访了施助者Martina。
观察过程
老师:“帮助别人是怎样的感觉?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分析与措施
Martina:“我觉得帮助别人很开心!我觉得我是一个懂得关爱的人。”
采访完两位孩子后,老师又问了一下全班的小朋友,觉得Martina小朋友是一个
怎样的孩子。小伙伴一致认为Martina是个热心,懂得关爱的好伙伴呢!
最后,老师问:那小朋友,你们想成为怎样的人呢?
这最后一问,引发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热闹的讨论和积极的思考。
后来,第二天,第三天,接连着每一天,在我们熊猫班,涌现了许多热心帮助
他人的小朋友,Andy为Abby小朋友穿衣服、垫汗巾;真真帮Abby穿鞋子;Lucia
帮小伙伴搬椅子等等。而老师,都会在每周五下午的班会中分享当周的“关爱他人”
的故事,并给予表扬。同时,老师也会不定期在班级群上发布暖心小故事。通过真
实案例潜移默化地感染整个熊猫班学习社区,成为懂得关爱的学习者。
帮小伙伴
穿鞋子
帮小伙伴帮小伙伴
垫汗巾卷袖子
帮小伙伴
卷袖子
友爱关怀(CARING)之火温暖了熊猫班级。
在《自己事情自己做》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自己整理衣服、自己穿鞋子自己
搬椅子等力所能及的事情,掌握了自我服务的各种技能和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
开始,孩子们学会了独立和责任。也正是基于孩子们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结合我
们每周五的自评与他评的IB十大素质的学习,促使了孩子真正地把懂得关爱的品质
落到实处。这些都是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养成教育对孩子造成的潜移默化的
影响。同时,老师在Martina助人为乐事件发生之后,及时地在班会中把这个好人
好事的故事进行分享,引导孩子评价和反思,并大力表扬事件主人公;在班级群中,
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