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群文阅读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围绕《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两首诗歌展开群文阅读,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诗词之美。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赏析诗词,提高鉴赏能力。结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教材要求,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登岳阳楼》和《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群文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情感,培养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增强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同时锻炼思维品质,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登岳阳楼》和《桂枝香·金陵怀古》两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把握诗人表达的思想内容。
②分析两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如修辞手法、意象运用等,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③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发现两首诗歌在表达技巧、情感表达上的异同,培养比较分析能力。
2.教学难点
①深入挖掘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复杂情感,如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等,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能力。
③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捕捉细微情感变化的能力,以及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诗人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PPT展示诗歌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情感。
2.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促进学生思维碰撞。
3.比较法:对比阅读两首诗歌,分析异同,深化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诗歌原文、作者简介、历史背景等信息,增强视觉冲击力。
2.音频播放:播放相关音乐或朗诵录音,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如相关历史事件、文化背景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古代文人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笔下的壮美山河和深沉情感。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古诗词,看看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学生)……(学生分享所学古诗词)
(教师)很好,古诗词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穿越时空,触动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著名的古诗词——《登岳阳楼》和《桂枝香·金陵怀古》。希望大家能够带着好奇和期待,一起走进这两首诗歌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
(教师)首先,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两首诗歌,感受一下它们的韵律美和意境。
(学生齐读诗歌)
(教师)读完了,有没有同学能简单描述一下这两首诗歌的大致内容?
(学生)……
(教师)很好,概括得非常准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三、背景分析
(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登岳阳楼》的作者杜甫。《登岳阳楼》是杜甫在唐代安史之乱后所作。当时,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学生)……
(教师)那么,《桂枝香·金陵怀古》又是谁的作品呢?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辛弃疾在南宋时期,面临着金兵的威胁和朝廷的腐败。他的这首词,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学生)……
四、情感分析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首诗歌中的情感。
1.《登岳阳楼》
(教师)在这首诗中,杜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
(教师)是的,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他通过描绘岳阳楼周围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2.《桂枝香·金陵怀古》
(教师)那么,辛弃疾在这首词中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
(教师)辛弃疾在这首词中,通过描写金陵古城的沧桑变迁,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英雄的敬仰,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五、艺术特色分析
(教师)这两首诗歌在艺术上有哪些特色呢?
1.《登岳阳楼》
(教师)在这首诗中,杜甫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洞庭湖、岳阳楼、吴楚等,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同时,他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观与国家命运相对照,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桂枝香·金陵怀古》
(教师)辛弃疾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如霸王别姬、孙权、刘备等,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此外,他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六、对比阅读
(教师)现在,我们来对比阅读这两首诗歌,看看它们在表达技巧、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学生)……
(教师)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发现,虽然这两首诗歌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但在表达技巧和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杜甫的诗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观,以景抒怀;而辛弃疾的词则更多地运用历史典故,以史抒怀。
七、总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致同学(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4).docx
-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说课稿--2023-2024学年浙江省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docx
- 比的应用(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 《搭积木比赛》(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001].docx
-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B Read and write(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docx
-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光现象 第二节 人眼看不见的光说课稿1 (新版)苏科版.docx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初中体育《男生侧向滑步推铅球》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docx
- 2.4《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 Unit3 What do we look like Period 2(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Module 6 Unit 2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00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