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问孔篇》《何陋轩记》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问孔篇》《何陋轩记》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问孔篇》《何陋轩记》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篇》)

材料二:

孔子疾道不行于中国,恚①恨失意,故欲之九夷也。或人难之曰:“夷狄之鄙陋无礼义,如之何?”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言以君子之道居而教之,何为陋乎?

问之曰:孔子欲之九夷者,何起乎?起道不行于中国,故欲之九夷。夫中国且不行,安能行于夷狄?“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言夷狄之难,诸夏之易也。不能行于易,能行于难乎?且孔子云:“以君子居之者,何谓陋邪?”谓修君子之道自容乎?谓以君子之道教之也?如修君子之道苟自容,中国亦可,何必之夷狄?如以君子之道教之,夷狄安可教乎?禹入裸国,裸入衣出,衣服之制不通于夷狄也。禹不能教裸国衣服,孔子何能使九夷为君子?或孔子实不欲往,患道不行,动发此言。或人难之,孔子知其陋,然而犹曰“何陋之有”者,欲遂已然,距或人之谏也。

实不欲往,志动发言,是伪言也。“君子于言无所苟矣。”如知其陋,苟欲自遂,此子路对孔子以子羔也。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社稷焉,有民人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子路知其不可,苟欲自遂,孔子恶之,比夫佞者。孔子亦知其不可,苟应或人。孔子、子路皆以佞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问孔篇》)

材料三:

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③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圆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

(节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

【注】①恚:愤恨,怨恨,怨情。②夷蔡:夷为夷人(古代指少数民族)所居住地,蔡为流放罪人的所居之地。③上国:这里指京城。因王守仁自京官贬龙场。

10.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始予A至B无C室以止D居于丛E棘F之间G则郁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行,与《六国论》“刺客不行”和《陈情表》“九岁不行”中的“不行”意思都不相同。

B.安,指怎么,与苏轼《赤壁赋》中“而今安在哉”的“安”意思相同。

C.患,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患”意思不相同。

D.居,让……居住,使动用法,与《鸿门宴》“从百余骑”“从”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充以禹为例,指出其入裸国虽暂时改变其风俗,终因文化差异巨大,无法从根本上教化夷狄,是为了证明孔子高于大禹之论。

B.孔子反对子路让子羔为费宰,子路明知自己不对,却还要勉强坚持以自圆其说,所以孔子说讨厌强词夺理的人。

C.王守仁虽然被贬至偏远的龙场,面对艰苦环境,他仍能保持乐观,在困境中寻得乐趣,甚至忘却了自己正身处夷地。

D.王守仁描写了自己在龙场生活条件的前后变化,强调了环境并非生存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人的心态和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疾道不行于中国,恚恨失意,故欲之九夷也

(2)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14.对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王充和王守仁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0.BDG

11.B12.A

13.(1)孔子对(他的)政治主张不能在中原地区施行感到痛惜,心里感到怨恨和失意,因此想前往少数民族地区。

(2)人们都以为我从京城到这里,一定会认为这里(龙场)偏僻简陋,不能居住。

14.①王充认为孔子只是说说而已,并非真心想去九夷,而且王充认为夷狄难以教化。

②王守仁则认为孔子是真心实意地说出这句话,而且王守仁认为夷狄可以通过教化而得到改善。

【解析】

【导语】三则材料均围绕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观点展开探讨。第一则材料是原文记述孔子的观点,简洁且直接。第二则材料通过王充的质疑,详细分析孔子此言的实情和可能的虚伪性,表明其对孔子的批判态度。第三则材料则通过王守仁的亲身经历肯定孔子的观点,强调环境对君子影响甚微,主要在于内心的修养。三则材料形成对这一观点的多角度讨论,有批评也有支持。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荆棘丛中,感到很郁闷。

“始予至”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