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时间;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二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向苏联学习,确立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苏联的发展

1、成就:

(1)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2)相继爆炸原子弹和氢弹

(3)人民教育和生活水平提高

2、问题:

(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

(2)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3)个人崇拜严重

;二、苏联的改革;二、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内容;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目睹了美国玉米丰收景象,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甚大,不顾苏联的条件,强行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导致灾难性后果。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1963年苏联发生了严重的农业歉收,苏联被迫动用了国家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372.2吨黄金)用于进口粮食。;苏共二十大;1971年9月,赫鲁晓夫逝世,其遗体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恩斯特?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

——摘编自张建华《俄国史》;二、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二、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3)评价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渡假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赫鲁晓夫“被退休”,赫鲁晓夫改革就此失败。

政变后,勃氏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军事、经济大大增强。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

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二、苏联的改革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内容

①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③后期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严重;二、苏联的改革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2)评价

①积极:前期取得一些成效,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抗衡水平

②消极:

A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B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与美国军备竞赛加剧畸形)

C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

D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接任总书记,1984年2月逝世,享年70岁;二、苏联的改革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内容

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实行“加速发展战略?”;承认企业经营自主权

结果:收效甚微

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结果:民族分离主义兴起,局势失控,苏联解体

③思想: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二、苏联的改革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二、苏联的改革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2)评价:改革虽然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但否定了党的领导,脱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三、苏联的解体

1、原因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认识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一、东欧的建设

1、背景: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的人民民主国家

2、成就:战后各国恢复了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3、问题: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二、东欧的改革;三、东欧的剧变

1、概况(1989-1992);南斯拉夫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权力下放

调动积极性;三、东欧的剧变

3、原因

(1)根本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现实原因:东欧的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矛盾激化

(3)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

4、教训

①重视民生,重视农业发展;

②国民经济比例必须协调发展;

③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生产力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④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⑤政治体制慎重改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