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摘要
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他人所关注的事物,这种自
然而然地将自身注意力转移到他人注意焦点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社会性注意。眼
睛注视是一种重要的引起社会性注意的视觉线索,对人类的社会交往有至关重要
的作用。当他人带着特定情绪注视某一位置或物体时,观察者即便不与该物体直
接接触,也能推测出该位置或物体可能蕴含的威胁性或奖赏性信息。因此,有效
地整合情绪面孔线索与眼睛注视线索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
评估环境中的信息,从而做出恰当的行为反应,进一步促进人际交往的质量与效
率。目前ADHD倾向儿童存在社会交往困难,而关注眼睛注视和情绪面孔对人际
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情绪面孔影响ADHD倾向儿童社会性注意能力的研究
仍较为缺乏。
本研究依据情绪面孔的静态或动态的呈现方式以及呈现位置出发,探讨情绪
面孔对ADHD倾向儿童社会性注意的影响。
研究一通过静态情绪的呈现方式,探讨探测目标情绪面孔对ADHD倾向儿童
社会性注意的影响。采用中央线索范式,将探测目标改为情绪(快乐、中性、悲伤、
恐惧)面孔,记录被试正确率下的反应时。实验1选取了80名被试,TD组和ADHD
402(ADHDTD)x2(
倾向组各名小学生,采用了被试类型:倾向组、组方向:一
致、不一致)x4(情绪类型:快乐、中性、悲伤、恐惧)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发现,
两组被试的社会性注意能力依旧存在,表现为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快于不一致条
ADHDTD
件下。倾向儿童在不同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均慢于儿童,这与以往研
究中ADHD倾向儿童社会性注意受损结果相一致。同时,相比中性情绪,快乐、
悲伤、恐惧情绪条件下均表现出对社会性注意转移的增强作用,且快乐和恐惧都
强于悲伤,而快乐和恐惧情绪面孔对社会性注意转移的增强作用并无显著差异。
研究二通过动态情绪的呈现方式,探讨中央线索情绪面孔对ADHD倾向儿童
社会性注意的影响,分为实验2和实验3两个实验,采用中央线索范式的变式,
280
通过判断目标出现的位置收集了被试正确率下的反应时。实验选取了名被试,
ADHD倾向组和TD组各40名小学生,采用了2(被试类型:ADHD倾向组、TD
组)x2(方向:一致、不一致)x4(情绪类型:快乐、中性、悲伤、恐惧)的混合实验设
计。结果发现,两组被试的社会性注意能力依旧存在,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快于
不一致条件下,四种情绪两两之间差异显著。对于TD儿童,快乐与悲伤没有差异,
与恐惧差异显著,且对于恐惧情绪的反应时最短,中性与快乐、悲伤、恐惧之间
I
摘要
差异显著;对于ADHD倾向儿童,快乐与悲伤、恐惧之间没有差异,中性与他们
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且对快乐情绪的反应时最短,由此可说明快乐情绪最能增
强ADHD倾向儿童的社会性注意。两组被试在恐惧情绪下有显著差异,TD儿童
看到恐惧情绪时,感受到了威胁性刺激的存在,所以本能选择逃避加快了反应,
而ADHD倾向儿童已有研究发现存在情绪识别障碍,尤其是对于恐惧情绪的识别,
所以会对恐惧情绪表现出迟缓的反应。
实验3探讨中央线索和探测目标同时出现情绪时,对ADHD倾向儿童社会性
2
注意的影响,将实验中探测目标“苹果”换为带有情绪色彩的图片,改变了目
标刺激的属性,变为社会属性,记录被试正确率下的反应时。实验3与实验2采
用同一批被试,采用了2(被试类型:ADHD倾向组、TD组)x2(方向:一致、不一
)x4()2
致情绪类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