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物化学 -第四章 酶.ppt

  1. 1、本文档共2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活性部位微环境的影响某些酶的活性中心穴内相对是非极性的,催化基团被低介电环境包围,并排除高极性的水分子。这样,底物分子的敏感键和酶的催化基团之间就会有很大的反应力。水会减弱极性基团间的相互作用。水的极性和形成氢键的能力很大,水的介电常数极高。这种高极性使它在离子外形成定向的溶剂层,产生自身的电场,从而大大减少了它所所包围的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或氢键作用。三、酶催化反应机制的实例1、溶菌酶溶菌酶的生物学功能是催化细菌细胞壁多糖的水解。(1)细胞壁多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NAG)-N-乙酰氨基葡萄糖乳酸(NAM)的共聚物,NAG与NAM以β-1,4糖苷键交替排列。??溶菌酶N-乙酰胞璧酸:N-乙酰葡糖胺与乳酸形成的醚类(2)溶菌酶的最适小分子底物:为NAG-NAM交替的六糖,以A、B、C、D、E、F表示,其中D是NAM。(3)溶菌酶分子中有一个狭长的凹穴,正适合于小分子底物的嵌合。凹穴中的Glu35和Asp52是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4)作用原理当酶与细胞壁接触时,与六个暴露在外的氨基糖残基结合。此时酶的构象发生变化,Glu35和Asp52相互靠近,并与底物的D糖起“靠近”和“定向”效应:Asp52羧基上的一个氧原子距离D环上的C1及D环上的氧原子只有0.3nm,Glu35羧基上的一个氧原子距离D糖的糖苷键上的氧原子也只有0.3nm;同时,在酶作用下,D糖构象也发生变形,由正常椅式变成能量较高的半椅式或船式构象。结合后,Glu35由于处于非极性区,呈不解离状态-COOH,这样它可以起着广义酸催化作用,提供一个质子给糖苷键的氧原子,使得氧原子与D环C1间的糖苷键断开,而C1带上正电荷,成为正碳原子C1+。处于极性区的Asp52在通常情况下呈离子化状态-COO-,这样它就起着稳定C1+的作用,协调C1-O间糖苷键的断裂,直到环境中水分子的OH-与C1+结合,H+与Glu35结合,使两者恢复非离子化形式。由此完成一次水解反应。2、胰凝乳蛋白酶(1)专一性地水解芳香族氨基酸和大的疏水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2)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由Ser195、His57和Asp102组成,其中Ser195是酶活性中心的底物结合部位,His57是活性中心内的催化部位,在三维结构中这三个氨基酸残基是十分靠近的。(3)胰凝乳蛋白酶作用原理活性中心的Ser195、His57及Asp102构成一个氢键体系,使His57的咪唑基成为Asp102羧基及Ser195羟基间的桥梁,Ser195由于His57及Asp102的影响而成为很强的亲核基团,易于提供电子。这个氢键体系称为“电荷中继网”。在大部分情况下,网中Asp102以离子化形式-COO-,Ser195以非离子化形式-CH2OH存在;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即由于Asp102从Ser195吸引一个质子所造成,想接力赛跑那样,质子先从Ser195传递到His57上,再由His57传递到Asp102上。在此酶促反应中,His57咪唑基起着广义酸碱催化作用:先促进Ser195的羟基亲核地附着到底物敏感肽键的羰基碳原子上,形成共价的酰化中间物,再促进酰化的ES中间物上的酰基转移到水或其他的酰基受体(如醇,氨基酸等)上。其对多肽底物水解可分两个阶段: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改变横截距(Km变大),非竞争性抑制改变纵截距(Vmax变小);反竞争性抑制,Km和Vmax值均减小。【例题2】假设浓度为2×10-5mol/L的某抑制剂抑制了一个酶催化反应的75%,求这个非竞争性抑制的Ki?【解】已知:[I]=2×10-5mol/L,V’max/Vmax=0.25V’max/Vmax=1/(1+[I]/Ki)=1/(1+2×10-5/Ki)=0.25所以:Ki=6.7×10-5mol/L三、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1、酶的最适温度:酶达到最大反应速度时的温度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之一,但不是一个特征常数,它与反应时间、溶液的离子强度、缓冲溶液种类有关最适温度2、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温度升高,酶的高级结构将发生变化或变性,导致酶活性降低甚至丧失。因此酶的最适合温度是二者平衡的结果.3、大部分酶在60Co以上失活变性。一般动物酶的最适温度在35-40Co,植物酶的最适温度在40-50Co。少数酶能耐受

文档评论(0)

一壶清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