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2).pptx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2).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摩尔根证实基因是在染色体上的。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or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20世纪30年代:认识到DNA的构成4种脱氧核苷酸DNAA脱氧核糖T脱氧核糖C脱氧核糖G脱氧核糖但由于对DNA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我们表示怀疑!”艾弗里赫尔希格里菲思蔡斯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一)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二)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

(一)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2、实验原理:3、实验过程: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原核生物)类型R型肺炎链球菌S型肺炎链球菌菌体菌落毒性无荚膜有荚膜粗糙光滑有毒性,可致死无毒性S型菌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R型菌无毒性。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包围的一层胶状物质。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活并繁殖。

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②分析①②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S型活细菌会使小鼠死亡。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①

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②③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分析②③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S型菌加热杀死后无毒性

分析③④的实验现象,第④组活的S型细菌如何出现?格里菲思推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转化因子”。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活细菌S型活细菌起死回生?直接转化?促使转化

这种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呢?S型细菌多糖蛋白质?RNADNA脂类

(二)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自变量控制原理:2、实验过程:艾弗里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混合S型细菌R型细菌第一组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混合S型细菌R型细菌第二至第四组蛋白酶(或RNA酶、酯酶)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混合只长R型细菌第五组DNA酶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无加入蛋白酶加入RNA酶加入酯酶加入DNA酶各种物质都有无蛋白质无RNA无脂质无DNA现象:S型细菌R型细菌R型细菌实验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就是转化因子。

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表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表明: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就是转化因子。但艾弗里实验中无法真正提取出纯DNA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有没有更好的材料、更好的方法?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蛋白质DNA头部尾部生活方式:增殖过程:寄生于细菌体内(T2噬菌体专门寄生于大肠杆菌)噬菌体利用细菌内的物质合成自身成分病毒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侵入合成组装释放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与蔡斯1.实验思路:2.实验方法:将蛋白质和DNA完全分开,单独观察他们的作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NA和蛋白质,应分别标记哪一种元素?蛋白质的组成元素:C、H、O、N、SDNA的组成元素:C、H、O、N、P(标记32P)(标记35S)32P标记的噬菌体35S标记的噬菌体

3.实验过程:先标记细菌再标记噬菌体能否直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来培养噬菌体?第一步:标记大肠杆菌含35S的大肠杆菌含32P的大肠杆菌含35S含32P大肠杆菌第二步:标记噬菌体T2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32P的大肠杆菌含35S的噬菌体含32P的噬菌体

子代噬菌体中无35S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细菌裂解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35S标记的噬菌体: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目的是:仅有图上的实验过程,(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子代噬菌体中含32P32P标记的噬菌体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不能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35S标记的实验32P标记的实验标记部位放射性情况上清液沉淀物有无放射性原因蛋白质很高DNA很低蛋白质未进入细菌中DNA进入细菌中很高很低4.实验结果:5.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因此,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提醒:这个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