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3-
《采薇》
【单元及体裁定位】文言字词积累及翻译训练;诗歌思想感情、创作手法
【学习目标】1、反复吟咏,驾驭重点文言词语,读懂诗节内容。
感受抒情主子公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困难的思想感情——一个孤独的背
影,千年幽怨的叹息。
【学习重难点】感受抒情主子公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困难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吟咏、自主、合作、探究
导入:中国诗词大会或者《横穿诗经的河流》
一、一读课文,熟识文本,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看投影,教读(抽生试读/师生各一段),熟识诗文
(据状况可以落实字词,为后面解读铺垫)
2、学生默读,结合注释,疏通大意
3、依据事务发展脉络,用一句话概括全诗内容
(可以让同学描述三部分情景)
——引导留意末节:抒情主子公身份?地点?事务?
——主子公在归家途中,想到了从前戍边生活的艰辛和思乡之情、然后回忆战斗状况;再想起了奔赴战场的春景,看最终写眼前的雪景及内心的感受。
二、二读课文——阅读探究,鉴赏语言,感受情感
探究一:理解第1——3节
感受理解主子公思想感情
(参考——干脆抒情;时间词;薇菜变更)
教学预设提示:
——(1)第一节,该怎样读?
——生答,生读。
(生答出思乡,就让其演绎;否则问:为什么读得这么(如沉重悠长)?)
——(2)(生答。)所以文字是有感情的!
(生再读前三节)
——(3)①抽生评价,结合字词引导理解情感的变更
②前三节的情感有变更没有?前三节怎样读?
——(可提示:动词,时间词、情感词)
——可见,随着戍边时间的延长,乡情也日益深重。所以要读出情感的变更。(自由诵读)
(4)每节前两句怎么理解?
——薇菜变更(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间无情的消逝;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
《采薇》中前三章仅仅变更了几个词句,这是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前三节只在个别词句上略加变更(作用?):
①看起来,句式一样,
②读起来,音韵和谐,反复吟咏,一唱三叹;
③内容上既反复表现了戍卒思乡之情,又让读者通过词句的变更,一步步走进戍卒的心灵深处,体会到他们与日俱增的思乡之苦。
★小结:所以,读文字,就是读内容、主题(思想情感)、结构(内容间联系)、语言。
探究二:理解第4——5节
教学预设提示:
1、默读第4/5节诗文。4、5节写了哪些内容?(可以在理解2中解决!)
感受理解主子公思想感情(赞美骄傲)及戍卒形象
——与前三节看似相悖,如何理解?
——①戍边的艰辛,离家日久,人之常情,有血有肉真挚感人的人物形象;
②面对外敌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影响后世边塞诗歌。)
——(爱国思家形象)思念家乡、牵挂亲人,与保家卫国的情感,困难交织
3、生读
探究三:理解第5节
感受主子公“伤悲”之情的内涵——一个孤独的背影,千年幽怨的叹息
——①A、末节咋读?你想读出什么味道?
B、哪句话最干脆表达这种感情?
——②走在回乡路上,为何没有感到轻松喜悦,而是伤悲伤伤呢?(联系全诗)
——“行道迟迟”?——急迫、焦灼,近在咫尺、似远在天际
——学生亦可能理解到④。若不能作以下引导!!!
——③A、末句哪个字该重读?——“莫”
B、重读?为什么这是一种无人能懂的伤悲?
——④联系前文(戍边日久,靡使归聘),离家日久,家里如何!愈是近家,愈是百感交集、忐忑担心,一声幽叹(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少;小离家老大回来。)——读后四句
★小结:直抒胸臆
3、感受景物描写、情景交融的手法及作用。
——“近乡情怯”之感,还通过什么方法表现出来?)
四读课文——总结本课学习所得
★★★【拓展链接、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目。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诗中塑造了怎样一个形象?
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这首诗塑造了不畏艰苦,为国杀敌的边关将士形象,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赞美,抒写了诗人想像边关将士那样报效祖国,建功立业之情。
(2)手法是反衬和用典。
首联写五月的天山仍白雪皑皑,全没有内地五月的春花春草,天气仍非常寒冷。这里的景物描写,既向读者展示了荒芜苍凉的画面美,又是对戍边将士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的反衬。
颔联用典,也运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习题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习题1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TheSeasonsandtheWeatherTopic3Let’scele.docx
- 2024年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51掌握演绎推理方法含解析统编版.docx
- 2024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7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 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4FoodandRestaurantsLesson19TimeforBreak.docx
- 2024四年级英语下册Module6Unit1Wereyouathomeyesterda第2课时教案外研版三起.doc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进阶特训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年新教材高考英语一轮复习Unit3Onthemove学案外研版必修第二册.doc
- 2024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4IusedtobeafraidofthedarkSectionB背记手册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