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精雕细琢,让人物活起来”——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2.能仔细观察人物,分析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3.捕捉人物形象的特点,巩固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点:
学会观察人物特点。教会学生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学习难点:
写出人物个性。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当一回侦探,比一比哪位侦探能根据提示快速识别出人物的身份。
屏显:他在大街上走着。(多种可能)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缩小范围)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他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确定是小偷,说说破案线索。明确典型的特征)
师:确定是小偷吗?破案线索是什么?
师:从没法确定他的身份到最后准确判断他的身份,大家得益于什么?
(具体的细节刻画)
师:有了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刻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精雕细琢,让人物活起来”也就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生动起来。二、回顾经典,领悟细节
师:很多记叙文写得好,甚至成为经典,无不得益于作者的细节刻画。我们不妨一起来回忆一下,在我们所学的课文里面,有哪些人物描写让我们印象深刻。
1.师生共同赏读《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片段一: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秋天的怀念》
片段二: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秋天的怀念》
片段三: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师:我们要进行细节描写还可以,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2.根据刚才我们的回顾赏读,同学们能不能明确的说一说什么是细节描写?
3.学生分享看法。
4.屏显细节描写相关知识。师:正如同学们所分享的,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外貌、心理、动作、语言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人物细节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环境细节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三、讲究方法,抓住细节
1.动作描写【干巴版】——【细节版】
师:雪地捕鸟让我们体会到了动词的魅力,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干巴版】他/她端起碗,拿起筷,夹了菜放进嘴里,吃起来。你能给他扩展成细节版吗?
(1)两名学生扩展写,教师点评。
(2)学生齐读示例:动作描写
【细节版】描写“莽汉”吃相: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挂在嘴角上。描写“淑女”吃相: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拿起筷,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用餐巾纸擦拭嘴角的余渍。师:动作描写注意:反映人物的特点。细节描写要求我们观察要细致入微。
2.语言描写学生分较色朗读,一生读蓝字部分,一生读红字部分。“怎么卖?”“三块。”“芹菜也这么贵?”“过年什么不贵?”“还不如买肉吃呢。”“肉是肉味,菜是菜味。”“便宜点吧。”“进货就贵,怎么便宜?”“那就没法买了!”“你上别的摊也是这个价!”这是什么描写?语言描写。卖菜的哄抬物价,唯利是图。买菜的斤斤计较,勤俭节约。
语言描写注意: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语言力求简洁,能反映人物的特征。
3.典型真实师:文章的细节是从生活中来的,是靠我们平时细致的观察得来,而不是凭空编造出来。从生活中选取的细节才是真实的。如果不注重细节的真实,文章往往会失实,变得苍白无力。写作,来源于生活,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值得写的例子。
(1)前几天诗会非常遗憾,当时我们没有全部参加,我们班50多个人只参加了40多个人,语文课代表动员大家报名的那一幕历历在目她骂他懦夫。师:这样一句话有什么看头,那你们想看她是怎么骂的吗?
(2)小组交流
(3)多名学生口头扩写师:果然这个句子加上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一个忍无可忍无比愤怒的语文课代表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效果完全不一样了!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天边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