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8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基础性训练】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2024·日照高一检测)读某地成土母质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确定了 ()
A.岩石的风化产物洪积物
B.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C.土壤的质地
D.腐殖质的含量
2.甲、乙、丙、丁中土壤发育程度最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选B,2选D。第1题,成土母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母质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不同母质上形成的土壤,其养分,质地状况有所不同;母质影响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机械组成。第2题,受地形影响,甲、乙两地地势较高,有肯定坡度,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丙地地势较平坦,洪积物在稳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丁地为基岩,缺少成土母质,土壤发育程度最差。
(2024·温州高一检测)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①到②物理风化作用渐渐加强
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渐渐减弱
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渐渐加强
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渐渐减弱
4.①处地表的土地景观特征最可能是 ()
A.红土 B.沙土 C.黄土 D.黑土
【解析】3选B,4选B。第3题,从①到②,由干到湿,物理风化作用渐渐减弱;从②到③,由热到冷,化学风化作用渐渐减弱;从③到④,由湿到干,物理风化作用渐渐增加;从④到①,由冷到热,化学风化作用渐渐增加。第4题,①处土地景观的特征是在“干”“热”的条件下形成,最有可能是沙土。
【补偿训练】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读我国某地土壤剖面图(局部),回答(1)、(2)题。
(1)该地区土壤表层黑色腐殖质层厚度小,最主要的缘由是 ()
A.植被稀疏
B.气温较高
C.降水量大
D.地下水丰富
(2)该图体现的物质循环有 ()
①水循环
②生物圈循环
③地质循环④大气热力环流
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1)选B,(2)选A。第(1)题,腐殖质是植物枯枝落叶和动物遗体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的活跃程度受气温影响大,在适当的高温环境下,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大,腐殖质层就薄。第(2)题,“该图”是关键词:雨水和地下水构成水循环;腐殖质的形成需生物参加;地质循环指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四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图中没有显示大气的热力环流。
(2024·威海高一检测)下图示意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显示 ()
A.土壤的形成是岩石圈等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
B.固体基岩及其以上为土壤
C.土壤由矿物质、水分、空气组成
D.气候是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
6.图示区域 ()
A.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
B.土壤厚度缓坡比陡坡薄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成土母质
D.土壤的肥力主要来自固体基岩
【解析】5选A,6选C。第5题,土壤的形成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据图可知,风化基岩及其以上为土壤;土壤由有机质、矿物质、水分、空气组成;生物是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第6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实力越强,地表径流量越小,可见,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缓坡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慢,简单发育成深厚的土壤,而陡坡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所以缓坡的土壤厚度比陡坡厚;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土壤的肥力主要来自生物作用。
(2024·绍兴高一检测)浙江某中学地理老师带领高一学生在山坡视察某森林土壤剖面,发觉土壤略微发红,并完成了该土壤剖面的分层划分(下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
7.视察土壤剖面后,同学们发表了下列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有机层厚度大质地粗
B.乙同学:腐殖质层颜色偏暗黑
C.丙同学:淋溶层富含枯枝落叶
D.丁同学:淀积层色泽呈灰黑色
8.当地森林土壤颜色偏红,说明该地气候 ()
A.暖和多雨 B.燥热干燥
C.温柔潮湿 D.寒冷干燥
【解析】7选B,8选A。第7题,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或黑色;森林植被下,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明显集中在土壤表层,有机层厚度不大;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不会含有枯枝落叶;淀积层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土层,因不含腐殖质,颜色不会呈灰黑色。第8题,土壤发红是因为土壤中矿物质的淋溶作用剧烈,氧化铁等含量较高,暖和多雨的气候下,土壤淋溶作用强。
水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5人和教案5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doc
- 2024春九年级语文全册周末作业13新人教版.docx
- 2024春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3课时数的运算1教案新人教版.docx
- 2025届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2讲人体内环境与稳态课时跟踪练含解析.doc
-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基练22常见无机物的制备含解析.docx
- 2024秋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24春六年级音乐下册第8课唱名歌赏名曲第2课时图画展览会教案花城版+粤教版.docx
- 2024年高中政治复习1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学案.docx
- 2024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1LiMingGoestoCanadaLesson2Jenny'sHouse教案冀教版三起.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教案4湘教版必修2.doc
- 2024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第2课时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苏教版.docx
- 2024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9日月明课文类文爱照镜子的月亮新人教版.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文本对应练26谏太宗十思疏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进阶1第6课篇目1纪念刘和珍君练习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
- 2024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1HowtallareyouPartB第3课时教案人教PEP.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5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6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1.doc
最近下载
- DLT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pdf
- 龙思思-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第2章 新媒体产品.pptx
- 专题16:《鲁滨逊漂流记》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VIP
- 专题0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VIP
- 新22J02 屋面-标准图集.docx VIP
- SIEMENS S7-400产品介绍说明.ppt
- 专题08:《经典常谈》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VIP
- 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定额和费用计算规定介绍.pdf
- 2024苏州城投集团公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专题07:《昆虫记》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