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14-
第三单元测评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聚,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奇特的生活愿望动身,为端午节制造出许很多多秀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当继承的文化财宝。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穿越时间仍旧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筝。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这些小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加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始终都在不断丰富和进展。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供应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安慰。
(摘自李思辉《在端午品尝文化的芳香》)
材料二20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头瓦解。尤其是我国,在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当下人们已经鲜亮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并为此产生忧虑。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动身,为每一个节日都制造出许很多多秀丽又动人的习俗。这种愿望是抱负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抱负的;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的;愿望是奇特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美的。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聚;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春游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多么奇特的劝慰与安静。
固然,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这传统就是对奇特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聚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摘自冯骥才《我们为什么要过节》)
材料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节日仪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很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为人所重视。今日,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状况下,人们更加留意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宠爱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奇特的情感。这就启发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予奇特的期望与祝福。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才智存在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代表。因此,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渐渐融进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否则,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行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赐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窗花,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加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开放的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现,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烦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
(摘自范如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概率3.1.1随机事件的概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3.doc
- 宁夏六盘山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试题.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第二框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课后习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六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 2024-2025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阶段提升课学案中图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四章概率与统计4.1.2乘法公式与全概率公式课时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 辽宁省六校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实验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doc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全国依法治国第八课第3课时法治社会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doc
- 2025年广东省陆丰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推荐.docx
- 2025年浙江省奉化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完整.docx
- 2025年河南省邓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一套.docx
- 2025年山西省介休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汇编.docx
- 2025年四川省阆中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学生专用.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穆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学生专用.docx
- 2025年甘肃省临夏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浙江省临安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广东省鹤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四川省康定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完整.docx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