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第3课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知道“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消灭的社会历史背景;说出宋明理学各代表人物、思想主见及其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从课本提取信息,探究历史问题;通过比较综合归纳,探究历史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文化的互补可以促进思想文化的进展;肯定的文化体现着肯定的政治经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批判继承。?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进展阶段宋明时期理学兴起的背景;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评价。
重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难点:理解理学与心学的异同;正确评价理学和心学的历史地位。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积存了肯定的历史基础学问和生疏历史的力量,但由于本课理论水平较高,较多概念理解难度较大,加上学生对宋明理学了解较少,因而学习有肯定困难。因此引导学生课前做好一些预备工作,如上网搜寻资料、查阅相关思想哲学书籍、依据老师事先布置的教学问题去预习,这对本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忙。
四、教学策略
接受讲授法、引导争论法、问题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帮忙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忆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进展过程。
形成——进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儒学起落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反映出什么样的方法论问题?你怎样看待和应用它??由此导入。
【叙述内容】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
【合作探究】1:儒学地位动摇的缘由是什么?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韩愈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合作探究】2: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
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重文轻武,提倡尊儒读经。
2)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进展,科技文化的进步。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科技文化进展的结果
3)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学(北宋)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行转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主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所谓“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所谓“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对于“物”,可训为“事”或“理”。程、朱主见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的真知。
(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格物格致”的深化:“物”的概念
“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合作探究】3: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对我们学习的启发是:首先在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学问,然后才能融会贯穿,提高自己的力量和学习水平。
程颢、程颐
朱熹(集大成者)
理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
“人伦者,天理也”
理之源在于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
生疏论“格物致知”
“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把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生疏
明道德之善,
不求科学之真
客观唯心主义
4、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乐观维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概率3.1.1随机事件的概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3.doc
- 宁夏六盘山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试题.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第二框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课后习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六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 2024-2025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阶段提升课学案中图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四章概率与统计4.1.2乘法公式与全概率公式课时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 辽宁省六校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实验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doc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全国依法治国第八课第3课时法治社会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doc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