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1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习目标导航]
课标解读
1.精选史料,驾驭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自身独特的特点以及中华文化具有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了解其为相识和改造世界供应的有益启迪和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供应的有益启发。(历史说明、家国情怀)
时空坐标
学问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多元起源
(1)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中原华夏族领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春秋战国
(1)内迁的戎狄蛮夷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3.秦汉魏晋
秦朝
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西汉
①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②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魏晋
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魏晋玄学盛行
4.隋唐时期
(1)唐朝佛学旺盛,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2)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绚丽。
5.宋元时期
(1)宋代理学
①形成: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汲取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②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峻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旺盛。
6.明清时期
(1)明清之际,提倡特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提倡经世致用。
(2)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7.近代社会
(1)1840年鸦片斗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华夏族的形成
解读:华夏族滥觞于炎黄部落,相传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黄帝)得其志”。炎黄两大部落联盟渐渐发展,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干。
“百家争鸣”
一个根源:生产力的发展。
两个趋势
(1)由分裂走向统一。
(2)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三个阶级
(1)没落奴隶主贵族。
(2)新兴地主阶级。
(3)小生产者。
四大派别:儒、道、法、墨。
右面是王阳明“比心”的表情包,结合所学学问思索:宋明理学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突出特点是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理学家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
(3)更多汲取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材料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标准……充分确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不信任现实社会以外的彼岸世界,不信灵魂不死、轮回转生之说……力求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崇高的精神境界……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提取材料信息,并据此指出理学的主动作用。
提示: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育人们的道德品质。
学问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
表现
影响
社会关系上:以人为本
①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②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见“仁者爱人”
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政治伦理上:民本思想
①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②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③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见,闪烁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主动作用
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表现
①夏商时期,人们信任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②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他的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③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影响: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当敬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3.提倡爱国,追求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原子结构3光谱氢原子光谱教案教科版选修3_5.doc
- 2024_2025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第三节细胞呼吸__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
- 2024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专题三完形填空文体分类练二__记叙文含解析.docx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Module2Unit2Howmuchcheesedidyoubuy第4课时教案外研版三起.doc
- 2024秋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第3课时89的分与合教案苏教版.docx
-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原生态校正练5含解析.docx
- 2024春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1.2直角三角形1.2.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 2024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515文具的家第1课时教案设计新人教版.docx
- 2025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一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含解析.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课时练16正态分布含解析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 2025届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0讲细胞的增殖课时跟踪练含解析.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摩擦力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年高中历史复习单元高效整合13学案.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学案教科版必修第一册.doc
- 2024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牛和鹅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24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教案青岛版六三制.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4SPACEEXPLORATION理解课文精研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doc
- 2024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0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含解析统编版.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课第4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_熟语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