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小学校舍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度目的
为保障师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义务教育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建筑与使用情况,制定本制度,确保校舍(包括教学楼、宿舍、食堂、操场等)安全可靠。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人员,包括教师、学生、后勤职工及所有进入校园的人员,涵盖校舍的日常使用、维护、检查等全部环节。
第三条责任分工
1.?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统筹校舍安全工作,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督促各部门落实责任。
2.?教职工全员参与:教师负责班级设施日常检查,后勤人员执行维护保养,门卫做好出入管理,共同守护校舍安全。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成立校舍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牵头制定年度安全计划,协调解决重大隐患问题(如墙体开裂、地基沉降)。
成员分工:
分管副校长:监督日常检查工作,对接上级部门报送安全数据。
教务处主任:检查教室、实验室设施(如桌椅、黑板、门窗),确保教学区域安全。
总务处主任:负责校舍主体结构(屋顶、梁柱)、水电线路、消防设施的维护,建立《校舍安全档案》。
班主任:带领班级安全小组,每日检查教室门窗、灯具、地面等,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第五条教务处职责
1.?每周检查教室、功能室的设施安全,重点关注:
门窗是否松动、玻璃是否破损;
讲台、课桌是否有尖锐边角、螺丝脱落;
黑板支架是否稳固、投影设备安装是否安全。
2.?发现问题当天反馈给总务处,跟进整改结果。
第六条总务处职责
1.?每月对校舍主体进行安全排查,包括:
墙体有无裂缝、渗水,屋顶瓦片是否松动,地基是否沉降;
楼梯扶手是否牢固,台阶是否防滑,走廊护栏高度是否达标(不低于1.1米);
水电线路是否老化、裸露,配电箱是否正常运行。
2.?负责校园道路、操场、围墙的维护,及时修补坑洼、加固围栏,清除积雪、积水防滑。
第七条班级安全工作小组
日常任务:
1.?每天放学前,班长检查教室电源是否关闭、门窗是否锁好;
2.?发现地面破损、墙体掉灰等问题,立即报告班主任;
3.?配合学校演练,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如“教室到操场集合点的最近路线”)。
第三章校舍设施安全
第八条定期安全检查
1.?检查频率:
日常检查:班主任每日一次,重点查班级设施;
专项检查:总务处每月一次,覆盖全校建筑;
季节性检查:开学前、雨季、冬季各一次,排查防水、防滑、防冻隐患。
2.?记录要求:每次检查填写《校舍安全检查表》,注明问题位置、现状、处理进度,存档至少3年。
第九条维护保养标准
1.?建筑设施:
教学楼每5年进行一次结构安全检测,墙体每2年粉刷一次,门窗合页、锁具每年加油保养;
宿舍床架、衣柜定期加固,卫生间防滑地砖、扶手损坏后24小时内更换。
2.?水电消防:
电路每3年全面检修一次,更换老化电线;
消火栓、灭火器每月检查压力值,确保能正常使用。
第十条隐患处理流程
1.?发现隐患:任何人发现问题(如天花板掉渣、水管漏水),立即通过校内报修系统或直接联系总务处。
2.?分级处理:
minor隐患(如灯泡损坏):后勤人员当天维修;
major隐患(如墙体裂缝、楼梯断裂):立即设置警示标志(“禁止靠近”),24小时内停用该区域并启动维修,同时上报校长。
3.?验收闭环:维修完成后,总务处联合教师代表验收,确认安全后撤销警示,恢复使用。
第四章应急处置与事故报告
第十一条应急预案与演练
1.?预案内容:明确校舍安全事故(如坍塌、漏电、火灾)的应急流程,包括:
疏散路线(每层楼张贴逃生示意图,箭头指向最近安全出口);
集合点(如操场空旷区,按班级排队清点人数);
责任分工(校长指挥全局,后勤主任切断电源,班主任清点学生)。
2.?演练要求:每学期组织1次全校应急演练,模拟地震、建筑坍塌等场景,记录演练效果,针对问题优化路线或分工。
第十二条事故现场处理
1.?立即行动:若发生墙体倒塌、地板塌陷等事故,现场教师立即组织学生撤离至安全区域,校医检查受伤情况,轻伤现场处理,重伤拨打120。
2.?保护现场:后勤人员用警戒线围蔽事故区域,禁止人员进入,拍摄现场照片(多角度记录坍塌位置、设施损坏状态)。
第十三条分级报告制度
1.?校内报告:现场教师5分钟内报告校长和总务处,详细说明事故类型、位置、伤亡情况。
2.?校外报告:校长30分钟内向上级教育局、住建部门报告,同时通知保险公司,2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含事故经过、已采取措施)。
第五章培训与宣传
第十四条安全培训内容
1.?教职工培训:
每学年开学前开展校舍安全培训,内容包括:
如何识别常见隐患(如墙体裂缝的危险等级);
应急疏散指挥要点(如“低姿前行,避免拥挤”)。
2.?学生教育:
每学期第一节安全课讲解“校舍安全须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