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VIP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8井冈翠竹;

学习目录

01学习目标

02必备知识

03必记字词

04初读课文

05精读课文;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在对井冈翠竹的描绘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传达心志的。

3.体会作者的心志,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

袁鹰(1924—2023),原名田锺洛,江苏

淮安人,作家。

主要作品:散文集《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风帆》,诗集

《篝火燃烧的时候》,儿童文学《丁丁游历北京城》等。

创作风格:散文题材广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具有;

1960年,作者有幸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回去后,

写了一组抒情散文《井冈山记》。《井冈翠竹》是其中的一节,原题为《青山翠竹》。在《井冈山记》里,作者写了四样富有典型意义的事物:“茨坪灯火“红军

路“青山翠竹”“风雨狮子岩”。全文采用类似组诗的结构,分别从斗争历史、革命文物、建设成果和人民风貌等不同角度,描绘了旧貌换新颜的井冈山。;

重点字词字音字形

梭镖(biāo)稠密(chóu)摇撼(hàn);

重点字词词义理解

修长:细长。

殷切:深厚而急切。

魂飞魄散:形容非常惊恐。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血雨腥风:血溅得像下雨一样,风里带有腥气,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也说“腥风血雨”。

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①理清文章思路。

②找出文中中心句。

③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

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开篇点题,简洁明了,惜墨如金。林海茫茫,“最使人难忘”的却是毛竹,饱含感情,意味深长,引出下文。;

如果你是井冈山“百竹园”

景点的讲解员,你如何根据本文内容,向游客简短介绍井冈翠竹?;

示例:游客朋友们,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郁郁葱葱、一望无垠的井冈翠竹。它们不仅别有一番婀娜多姿的神韵,而且有“革命的竹子”之称。??命斗争时期,它们被用来搭帐篷、做梭镖、吹风生火、盛水蒸饭、挑担送粮,还被削成竹钉抗击白匪,立下了赫赫战功。

硝烟退去,井冈翠竹依然生机无限。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火车,走进了工地、工厂、矿山、城市、农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立新功!朋友们,尽情欣赏吧,你会更深刻地理解井冈山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中心句: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初读课文划分层次;

精读课文分析讨论

品味语言的抒情性

本文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大量使用,渲染出高昂的情绪;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读者的想象,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第二人称的使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请仔细阅读文本,圈点批注,找出相应的例句。;

品味语言的抒情性

1.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

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品味语言的抒情性

2.“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品味语言的抒情性

3.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

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

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

①首尾两个反问句,以无可置疑的语气,强调井冈翠竹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底。前后照应,也照应了文章开篇的“难忘”。

②连续五个“用它”,构成排比,一气呵成,突出井冈山的竹子在保卫红色政权过程中用途广泛,功不可没。;

品味语言的抒情性

4.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这是什么?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要不,是给山头的红军送饭来了吧?这两只小小的竹筒,能引起老战士们多少回忆!看见它,就想起了竹筒饭的清

香,想起了老表们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了山上缺粮的年月,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

“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

①“你看”,呼告,引起读者注意。

②开头设问,引起人们的思考。

③“这两只小小的竹筒,能引起老战士们多少回忆!感叹句,历历往事涌心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向阳暖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