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要求
1.认识塔里木盆地沙漠和戈壁广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塔里木盆地的城镇、绿洲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发展意义。
作业目标
1.塔里木盆地干旱气候的成因,西气东输对地区发展的意义。
2.塔里木盆地的城镇、绿洲分布于自然环境的关系。
作业时长
15分钟
第一部分基础类作业
题号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1
1.读新疆的地形分布图和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1)在图中填出邻国“哈萨克斯坦”
(2)读“新疆的地形分布”图,从新疆的山脉和盆地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新疆的地形特点是“”。
(3)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所属的温度带是。
(4)塔里木盆地的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在盆地地带,简要分析原因。
(5)为输出新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建成的能源工程是。请你谈谈该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的主要好处。
(6)新疆是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其有利于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7)从甘肃兰州乘坐火车到新疆的天山旅游,经过的铁路干线是线,沿线可能看到的风光是()
A大漠孤烟直B小桥流水
C热带丛林D傣家竹楼
答案:(1)填图(2)三山夹两盆
二暖温带
(4)边缘的绿洲绿洲水源充足
(5)西气东输使油气资源得到开发、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
(6)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7)兰新A
设计意图: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内容为情景,以新疆的自然特征、塔里木盆地城镇绿洲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西气东输工程为驱动问题,巩固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学习,促进学生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的联系性与差异性知识的掌握。
地理学科素养: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地理能力维度:
?学习理解
?实践应用
?创新迁移
题目来源:改编
第二部分拓展类作业
题号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2
2.暑假时某旅行社推出了从锡林郭勒经河西走廊到吐鲁番盆地的旅游线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游客首先来到被誉为黄金奶源基地的锡林郭勒,在这里人们看到许多散养的奶牛,游客们担心如果这里的奶牛数量持续增加,有可能直接导致()
A.水土流失B.酸雨严重C.草场退化
(2)经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河西走廊时,游客看到一片片绿洲。读图8-2-5,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城市和铁路多沿绿洲分布。乘火车在河西走廊往
方向走可到达吐鲁番。
(3)进入新疆后,游客发现高铁沿线修建了图8-2-6这种高大的防护措施,其主要作用是。
A防雾霾B防噪声C防风沙D防洪水(4)游客到达吐鲁番盆地后,看到如图8-2-7的景观一直通到葡萄园,这就是当地著名的引水工程,在农庄有很多这样的暗渠,这种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是为了。
答案:
C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西北(3)C
(4)坎儿井减少水分蒸发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旅游线路为情景,以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塔里木盆地城镇绿洲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为驱动问题,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结合已学的知识,注重方法的迁移应用和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注重读图分析能力及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延伸,加入生态环境保护,培养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科素养: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地理能力维度:
?学习理解
?实践应用
?创新迁移
题目来源:改编
第三部分实践类作业
题号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3
3.实验《制作简易新疆地形模型》
实验器材:泡沫板或纸片、黏土、剪刀、铅笔、蓝色卡纸、沙土、胶水
实验步骤:
1.将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拿出,用铅笔在上面画出新疆的轮廓。
2.将黏土捏成三座山,代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捏的时候注意山体的走向。
3.将捏好的三座山用胶水粘在新疆相应的位置上。
4.将沙土洒在塔里木盆地中,用蓝色卡纸做成塔里木河,做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4《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7.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docx
- 7.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8.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docx
- 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