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科目
地理
教学对象
八年级下册
课时
1课时
版本
人教版
单元章节
第九章第一节
二、教学任务分析
课标分析
本节课选取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其中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当地的特殊农业类型是重点,可以将青藏地区特殊的自然特征和该地区会出现河谷农业和高寒牧区这种农业类型相联系,理解因为区域特征而因地制宜发展对应类型的农业类型是难点。
学情分析
该章节所讲的内容是环环相扣的。对于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特征,要有意识地与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高寒”气候的成因;随后又因为青藏高原的特殊位置与特殊气候,该地区才会发展特殊的农业类型——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在进行讲授时,要注意这三个部分是呈现因果关系的。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通过举例子、图片、气温——降水柱状图示意等)。同时通过学习,达到指导学生工作生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地理综合思维,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青藏地区有的初步了解学生能够描述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包括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与当地的农业类型,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综合整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关,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并可以描述出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包括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与当地的农业类型。
教学难点
理解青藏地区因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而因地制宜发展对应类型的农业类型
五、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法、图示法、讨论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描述自己的旅游经历,向同学陈述所带的物品(如防晒霜、遮阳镜、棉衣、氧气瓶),带回来的土特产(如青稞、耗牛肉)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老师要带这些物品去青藏地区。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
2·新课讲授:
第一部分:世界屋脊
青藏地区的整体位置:
教师活动:
首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中国地形地势图,并标注青藏地区的位置。带领学生一起看地图,引导学生说出青藏地区分布在中国整体的哪个位置(相对位置、在地势的第几阶梯上)以及。
活动意义: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整体分布,以及对于青藏地区地势高有初步的了解。
青藏地区的地形地势
教师活动:
首先在多媒体上展示青藏高原的山川图片,让学生浏览图片,询问学生对于青藏高原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再在多媒体上展示青藏高原的分层设色地形地势图,带领学生找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山脉,查看青藏地区的海拔高度,从而得出结论:
1.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主要在4000m以上。
2.“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地形高,所以青藏地区终年覆盖积雪。
4.积雪融化后,会形成水源。青藏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
教师活动:出示青藏地区的气温降水柱状图,并与刚才所讲内容连接,由于青藏地区的海拔高,所以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又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第二部分: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教师活动:在多媒体上展示青藏地区高寒牧区的图片,并引出高寒牧区的概念。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在高寒牧区生活的牲畜具有怎样的特点去适应青藏高原的环境呢?
学生活动:具有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的特性。
教师活动:在看似不可以生长作物的青藏地区,也能发展农业。教师展示青藏地区的农业分布图,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青藏地区的农业都集中分布在那种地形呢?
学生活动:回答分布在河谷地区。
教师活动:这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类型:河谷农业。教师结合青藏地区农业分布图,列出主要的河谷农业地形区分布。以雅鲁藏布江谷底为例,令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这里适合种植作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
教师活动:教师进行引导和点评。
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青藏地区人们的日常饮食、房屋。直接描述青藏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住所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教师活动:通过一带一路带出·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6.4《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7.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docx
- 7.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8.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docx
- 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