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探讨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群文阅读是拓宽学生文本阅读视野的重要手段。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整合不同类型的诗词文本,引导学生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阅读活动,使其能够深刻领悟古诗词的内涵和思想情感。文章围绕阅读议题设计、阅读素材选择、阅读教学活动规划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深入分析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与丰厚的文化财富,古诗词蕴含着卓越的审美价值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对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下古诗词教学存在碎片化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动力匮乏、兴趣低下,影响古诗词教学效果。群文阅读是指师生围绕特定议题,整合多篇文本并加以运用,在特定时间内引导学生开展高效、快速阅读的多文本阅读学习模式。其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优化阅读体验,培育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将群文阅读教学与古诗词教学有机结合,精心设计古诗词群文阅读活动,引领学生深入且系统地研习古诗词,有效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效果。
一、结合议题,合理组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遵循由简到繁、由一到多的原则,根据阅读议题主动搜集、整合多篇文本,构建群文阅读体系。例如,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旨在赞誉西湖美景,教师便可将“美丽的西湖风景”设为群文阅读议题,选取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同样描绘西湖景致的诗作,将它们组合成一组文本,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又如,古诗《枫桥夜泊》运用借景抒情之法,借描绘景致抒发诗人情思。教师可根据诗歌的创作手法和阅读议题,引入《归雁》《夜书所见》《逢入京使》等同样采用借景抒情手法的古诗,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扩充知识储备[1]。
二、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一)创设群文情境,激活学生兴趣
为了降低群文阅读难度,全面提升学生群文阅读与探究的主动性,教师可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挖掘与文本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源,创设饶有趣味的群文情境。如此,学生便能依据群文阅读情境深入阅读多篇文本,进一步领悟古诗词内涵,把握其思想情感[2]。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的教学为例。此诗为景物描写类诗词,诗人运用借景抒情、以景引情的方法,借夜钟、寒山寺、渔船、鸦啼、寒霜等意象,表达旅途中的愁思与孤寂。首先,教师将“借景抒情,表达情感与愁思”作为教学切入点,合理引入《宿建德江》《山居秋暝》等多篇古诗词,规划群文阅读活动。其次,教师借助多媒体或电子白板等设备呈现各古诗词所描绘之景,营造与上述诗词意境、意象相仿的氛围,如展示现实中寒山寺夜景图、视频,使学生领略其独特优美,细品渔船、枫桥与月,聆听夜钟;同时展示《宿建德江》《山居秋暝》的情境画面,让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其哀愁。最后,教师鼓励学生深入研读这三篇诗歌文本,剖析诗人借景抒情、侧面表达自身需求与思想情感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古诗词创作手法的认知。教师利用现代媒体设备构建古诗词群文阅读情境,既能改善阅读环境,又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与阅读的欲望,帮助他们深入感知群文阅读议题[3]。
(二)开展阅读指导,明确阅读重点
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水平。大多数小学生并未掌握赏析和探究古诗词的方法,当他们学习新古诗词或陌生语句时,难以运用过往所学的方法和知识。因此,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开展阅读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迅速找到并深入分析群文中的关键知识和核心概念。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竹石》的教学为例。古诗《竹石》通过赞誉“竹”的美好品格来彰显作者价值观。教师可根据此诗特性,引入《赠从弟(其二)》《梅花》等古诗词,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赠从弟(其二)》颂“松”之高洁品格;《梅花》则主要描绘梅花恶劣生长环境以突显其顽强生命力,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三首古诗皆运用借物抒情的创作手法。因此,教师可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可剖析《竹石》,引导学生从思想情感、主旨等维度进行深度学习,使其习得精读之法。其次,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阅读技巧与既往经验,自主学习《梅花》《赠从弟(其二)》,并与同伴合作精读,剖析创作手法、作者情感,概括古诗词核心内涵。最后,教师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予以评价指导。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精准掌握古诗词的阅读方法,提升其自主阅读与推理分析能力,还能加深其对“借物抒情”创作手法的认知与理解。
(三)设计对比活动,多维度赏析文本
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群文阅读议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深入探讨古诗词写作技巧、词句运用、表达意图、思想内容和情感内涵等多个方面,以加深其对群文文本的理解,提高阅读效果。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群文对比活动,为学生提供包括《南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ocx
- 小学英语挑战性学习支架建构的策略探究.docx
- 新课标视域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docx
- 基于具身学习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设计.docx
- “快乐读书吧”的打开方式——探讨相关阅读教学策略.docx
- 任务群理念下的习作单元阅读策略探究.docx
-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分析.docx
-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ocx
-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策略.docx
- 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docx
- 2025年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丽水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docx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汇编.docx
- 2025年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docx
- 《汽车飘移运动比赛规范 第1部分:基础术语及定义》(TCQAMSA 0042-2025).pdf
- 团体标准《熟党参》(TNXS 0105T-2025).pdf
- 《汽车飘移运动比赛规范 第3部分:评审规范与评分方法》(TCQAMSA 0044-2025).pdf
-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多锤头碎石化施工技术规范》DB1311T091-2025FDIS.pdf
- 《汽车飘移运动比赛规范 第2部分:竞赛规程及要求》(TCQAMSA 0043-20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