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与健康 模块二 科学体育锻炼.docx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 模块二 科学体育锻炼.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4

PAGE14

PAGE15

PAGE15

课题

模块二科学体育锻炼

课时

4课时(180min)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

(2)熟悉运动处方的概念、制订方法和实施要点

(3)掌握运动中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与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4)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

素养目标:

(1)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增强体质

(2)树立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运动处方的概念、制订方法和实施要点,运动中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与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急救方法

教学难点:动中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与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问题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

(1)进行体育锻炼时,需要掌握哪些卫生常识?

(2)运动处方的概念、制订方法和实施要点分别是什么?

(3)运动中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与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4)常用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运动处方的概念、制订方法和实施要点,运动中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与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急救方法等知识

项目一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

一、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体育锻炼的过程是人体从静态到动态再到静态的变化过程,而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就是实现这种变化的过渡手段。

(一)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指锻炼者在体育锻炼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其目的是打破身体的生理平衡状态,使人体的各个系统迅速地从安静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

准备活动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快大脑的反应速度,使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相互协调,为正式练习时身体能迅速进入适宜状态做好准备。

(2)提高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水平,使肺通气量及心排血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扩张,使工作肌获得更多的氧,从而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其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长。

(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进而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加肌肉的伸展性、柔韧性和弹性,从而预防运动损伤。

准备活动包括一般的准备活动和专业的准备活动两种。

准备活动的时间长短和运动量的大小,应根据锻炼项目的内容和强度,以及季节和气候的不同而适当调整,一般达到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自我感觉舒适即可。

(二)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是指锻炼者在体育锻炼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放松活动,其目的是消除疲劳,恢复体能,提高锻炼效果。做好整理活动可使人体较好地从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平静的状态。

整理活动应以深呼吸与动作缓和的活动为主,且活动量应逐渐减小,节奏应逐渐减慢,一般持续15~20分钟,以促使锻炼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下降。例如,锻炼者在长跑抵达终点后应继续慢跑一段时间,或边走边做深呼吸与放松徒手操。做完整理活动之后,锻炼者还要注意保暖,以防着凉。

……(详见教材)

二、运动饮水卫生与运动饮食卫生

(一)运动饮水卫生

锻炼者在运动中饮水应以少量、多次为原则,且应饮用生理盐水或含少量蔗糖、果汁的饮料,以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平衡。

(二)运动饮食卫生

一般而言,体育锻炼应在饭后1.5小时开始,饭前0.5~1小时结束。锻炼者切忌在运动中大量进食或饭后即刻运动。

锻炼者若因运动的需要必须补充能量,则应食用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应以食量小、能量高为原则。另外,锻炼者在运动后容易产生饥饿感,用餐时切忌狼吞虎咽,更不能暴饮暴食。

三、运动衣着卫生与运动环境卫生

(一)运动衣着卫生

锻炼者在运动时穿着的服装和鞋子要符合运动项目的要求,这样能预防运动损伤,有利于自身健康。具体来说,运动服装应质地柔软,透气性与吸水性良好;运动鞋应大小适宜,鞋底具有一定的弹性,鞋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鞋跟的高低要适当;运动袜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汗性,且干净、柔软、有弹性。另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要勤换洗运动衣裤,以避免滋生细菌。

(二)运动环境卫生

【教师】播放“环境与健康”视频(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减少环境污染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学生】观看、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运动环境是指人们进行体育运动时的外界条件,如空气质量、气温、运动场地和运动设施等。

锻炼者应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中开展体育锻炼。锻炼者应尽量在室外开展体育锻炼,最好是在树木茂密、环境幽雅的地方锻炼。若在室内锻炼,则要注意通风并禁止吸烟。

体育锻炼的场地与设施也应满足一定的卫生与安全要求。例如,运动场地要干净、平整,光线要充足,没有噪声干扰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