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书法鉴赏》教案 第7章 篆书鉴赏.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PAGE2

PAGE3

PAGE3

课题

篆书鉴赏

课时

4课时(18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篆书的艺术特征,并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篆书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2)掌握篆书作品的艺术价值所在,包括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历史传承价值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意义。

(3)能够运用美术术语对篆书作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素质目标:

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其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学会欣赏和品味书法艺术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篆书的历史与发展,名家名作赏析。

教学难点:篆书艺术特征的理解。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

教学

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任务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堂导入视频,简要介绍篆书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让学生直观感受篆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1)同学们所了解的篆书作品有哪些?

(2)篆书和其他字体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学生】阅读、思考、欣赏作品、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篆书鉴赏

传授新知

第一节篆书概述

篆书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字体,也是书法艺术中最为古老的书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历史价值,至今仍备受关注和喜爱。。

篆书的分类

(一)大篆

广义的大篆是指小篆之前出现的所有字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等,狭义的大篆专指籀文。

……(详见教材)

【学无止境】

【教师】拓展《史籀篇》相关知识

(二)小篆

小篆是在籀文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字体,其笔画匀称圆润,字形呈长方形,结构齐整简洁,基本脱离了象形意味,成为抽象的文字符号。小篆还可以细分为玉箸篆和铁线篆两种类型。

……(详见教材)

二、篆书的发展

篆书起源于殷商时期。

……(详见教材)

(一)萌芽

从商代迁都至殷到最终覆灭的这两百余年间,商王朝留下了大量占卜、记事的记录,这些记录所使用的文字就是如今的甲骨文。

金文在商代就已出现,但数量较少。到了西周时期,因为冶金工艺的进步和对礼仪的重视,礼器、乐器等青铜器开始盛行,金文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发展,其数量急剧增加,形式逐渐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

【学无止境】

【教师】拓展“礼器”相关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文字也逐渐分化,在各国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其中,秦系文字、齐系文字、燕系文字、晋系文字和楚系文字的风格比较典型,它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同阶段的演变,代表了这一时期篆书的发展。

……(详见教材)

(二)成熟

丞相李斯等人奉命整理各国文字,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基础上上创制了小篆,并确定小篆为当时唯一的官方正体文字。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视频“李斯与小篆“

【学生】扫码、观看视频

到了汉代,篆书的正体地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主要出现在碑额和瓦当。

……(详见教材)

【学无止境】

【教师】拓展“瓦当”相关知识

(三)式微

汉代以后,篆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直到唐代,有书法家李阳冰专精篆书,颇有成就。

……(详见教材)

(四)复兴

在李阳冰之后,篆书又进入了一段相当漫长的沉寂期。直到清代,碑学盛行,大批文人志士投身于金石学、文字学的研究,众多篆书大家也随之涌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邓石如、钱坫、吴熙载、赵之谦等。

……(详见教材)

第二节篆书的艺术特征

字形长方

小篆多以纵取势,字形呈长方形,显得修长有致,整体方正平稳,端庄大气,尽显高古典雅之姿,令人赏心悦目。

(二)圆劲匀称

圆劲是小篆最为显著的特征,小篆的笔画以圆笔为主,且转折处多用转笔,显得婉转流畅,但并不软弱轻飘,而是强劲有力,圆中寓方;此外,小篆多采用中锋行笔,使笔画粗细基本一致,尽显匀称和谐之美。

(三)平衡对称

一是字形多左右对称、上下对称,显得端正严谨;

二是字的内部空间常被笔画分割得相对均匀,显得疏密有致;

三是字的局部多对称分布,比如相同笔画的对称、笔画形态的对称等。

……(详见教材)

(四)粗细得宜

隶书则强调提笔和按笔的变化,以形成笔画粗细的鲜明对比,展现行笔的起承转合。这种粗细对比不仅能丰富字体的视觉层次,还能增强隶书作品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第三节名作鉴赏

一、利簋铭文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视频“西周利簋“

【学生】扫码、观看视频

(一)作品简介

利簋是西周时期一位名叫“利”的官员为了铭记周武王的赏赐而铸造的青铜器,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利簋内部刻铭文4列,铭文记载了周武王征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二)作品鉴赏

1、线条

利簋铭文的笔画以圆笔为主,方笔为辅,圆润和坚韧兼而有之;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