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13_T2455-2017_青虾草鱼鲫鱼增殖放流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DB13_T2455-2017_青虾草鱼鲫鱼增殖放流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7.120.30

DB13

B50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455—2017

青虾草鱼鲫鱼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245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衡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建民、张子强、李瑞达、曹玲芝、邵泽轩、王相盼、刘博、黄金义、刘晓

兰、高鹏、李新燕、张栋岩。

I

DB13/T2455—2017

青虾草鱼鲫鱼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虾、草鱼、鲫鱼人工增殖放流的水域环境条件、苗种质量、苗种运输、放流、效

果评价等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青虾、草鱼、鲫鱼增殖放流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11776

草鱼鱼苗、鱼种

NY/T5285

NY/T5293

SC/T9102.3

SC/T9401

无公害食品

青虾养殖技术规范

鲫鱼养殖技术规范

无公害食品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3

水域环境条件

放流水域

3.1

4

1

DB13/T2455—2017

表1

放流苗种规格

苗种种类

体重或体长

1.0~1.5

50~75

青虾体长,cm

草鱼体重,克/尾

鲫鱼体重,克/尾

5~10

4.3

苗种质量

放流苗种质量应符合SC/T9401的规定,且青虾苗种质量应符合NY/T5285的规定,草鱼苗种质量

应符合GB11776的规定,鲫鱼苗种质量应符合NY/T5293的规定。

4.4

检验

以一个供应单位的同一放流批次为一个检验组批。放流前7d~15d,增殖放流苗种应经具有资质

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疫合格。

4.5

苗种规格测定与计数

数量计数法

4.5.1

体重小于或等于25克/尾小规格鱼类适用数量法。每个组批随机抽取苗种不少于50尾,测量鱼体

全长,鱼体全长平均值浮动范围小于10%视为合格。用漏水容器进行打样,抽取一单位容器的苗种统

计尾数。共抽取5个单位容器,计算单位容器内的平均尾数,确定为容器标准盛苗种数量。统计一个放

流批次所含的单位容器数量,并计算该放流批次的总数量。青虾采用水容法计数。

体重大于25克/尾大规格鱼类适用重量法。每个组批随机抽取苗种5份,每份样品为随机抽取的3kg

苗种,进行尾数计数,推算每份样品苗种平均体重。5份样本的平均体重浮动范围小于10%视为合格。

用漏水容器进行称重,记录每次容器内的苗种重量,并计算该放流批次的苗种总重量。青虾每计数批

次按装苗总袋数的0.5%,随机抽样(不少于3袋),沥水后称重,取出5克逐尾计数。

5

苗种运输用水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运输用水中可放入食盐,终浓度为1.5‰;或放入高锰酸

根据运输苗种品种、规格、运输水温、时间确定装运密度,保证运输成活率≥95%。运输时青虾

,草鱼、鲫鱼密度小于或等于250kg/m。

3

2

DB13/T2455—2017

6

放流

6.1

时间

青虾放流时间为每年6月30日~7月30日,草鱼、鲫鱼为3月~4月或11月~12月初。

6.2

6.3

6.4

气象条件

选择晴朗、多云或阴天进行增殖放流,最大风力五级以下。

放流地点

选择邻近路边水质较好的上风口岸,应远离闸口和涵道。

操作方法

6.4.1

放流前对放流水域损害放流物种的网具进行清理。

6.4.2

青虾放流时应将氧气袋贴近水面或放入水中进行操作。鱼类放流时使用U型鱼梯带水放鱼,鱼

梯与地面夹角15°~30°,或在湖边用食品周转箱将鱼缓慢放入水中。运输工具内水温与放流水域温

差不超过±3℃。

6.5

记录

放流全过程应填写记录并归档保存,记录表见附录A。

放流后管理

放流后30d内,水域内有关进排水口须设置防护网,定期巡查增殖放流水域,禁止非法捕捞放流

7

青虾、草鱼、鲫鱼增殖放流提倡标记放流,增殖放流后,应根据SC/T9102.3的方法定期对放流

水域的水质及生物资源进行跟踪监测,并对放流的生态、社会、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编写效果评价报

告。

3

DB13/T2455—2017

AA

录A

(规范性附录)

增殖放流现场记录表

A.1

增殖放流现场记录表见表A.1。

表A.1

增殖放流现场记录表

时间

品种

地点

规格

计数

方法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