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有一个城市被称为“中国的月亮城”,因为这里的月亮最多情,这里的月光最温柔,这里的月色最朦胧,这个城市叫“扬州”。正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如果可爱的明月有三分光华,扬州就独占二分啊。)800多年前,有一位年仅21岁的词人经过扬州时却有着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滋味,这位词人叫姜夔,之后写下一首词叫《扬州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别是一番滋味的词。
;扬州慢;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姜夔;解题: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
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
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何谓“黍离之悲”?;写作时间;;初读本词,把握节奏;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走在昔日繁华的街道上,到处都是青青的荠菜和野麦。自从金兵进犯长江以后,荒废了的池苑,毁坏了的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战争。天色渐渐进入黄昏,号角悲鸣,使人顿觉寒冷,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才能,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以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但桥下水波浩荡,月色凄冷,处处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的红药,不知它年年为何人开花繁生!;通读全诗;名都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过春风十里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繁华热闹;题扬州禅智寺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杜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空城:空荡萧条、破败荒凉;胡马窥江;精读:赏析名句;鉴赏:;2.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运用哪些手法,分析其作用?;赠别(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十三年华,像是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她。
;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哪些手法,分析其作用?;4.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哪几个字运用极妙,请简要赏析。;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运用了哪些手法,分析其作用?
①视听结合:景况如此萧条,而暮色又悄悄降临。戍楼上号角吹出的使人感到阵阵寒意的声浪,震荡着空城。使人身临其境。
②通感: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词人不言天寒,而说“吹寒”,好像是凄清的号角之声把寒意“吹”出来似的。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天气之寒,角声之寒,心境之凄寒。
③以动衬静:以黄昏清角吹寒打破了空城的死寂,进一步渲染了凄清、沉寂、悲凉的氛围。作者的痛苦心情也层层增添,达到了高潮。
运用视听结合,通感,以动衬静的手法,渲染了凄清的氛围,烘托作者凄凉的心境。
;缘景明情,细品悲情——下片;5.“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思考:杜牧为何而惊?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6.“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找出典故,分析其作用。;7.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8.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8.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总结全诗;总结手法;;理解性默写;6.《扬州慢》中,“”诗句指出杜牧是个俊才情种,但当他面对眼前的凋残破败景象,他必不能写出昔日的款款深情来。
7.在姜夔的《扬州慢》中“”两句用假设的手法写到,曾经在扬州留下很多不朽诗篇的杜牧若再重游故地,也必定会为今日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心。?
8.在姜夔的《扬州慢》中“”三句写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更增萧条的意绪。
9.在《扬州慢》中,“”是词人主观感受的联想、迁移,是移人情于物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游园》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短歌行》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 《逻辑的力量》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归去来兮辞》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项脊轩志》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pptx
- 1.2 《离骚》课件 2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1.pptx
- 《庖丁解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1.ppt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