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目录
可转债K线形态因子分析 1
构建K线形态因子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
K线形态因子检验结果 2
看涨看跌形态统计分析 5
2K形态分布情况 5
不同败率看跌形态组合收益率 7
触发K线形态买卖信号 8
基于看跌形态的交易策略 9
交易策略说明 9
交易策略回测结果 10
敏感性分析 11
总结与展望 12
风险提示 12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图目录
图1:因子多头组合组1与中证转债指数累计收益率 3
图2:单K形态因子IC累计曲线 4
图3:单K形态因子分组累计收益率 4
图4:2K形态因子IC累计曲线 4
图5:2K形态因子分组累计收益率 4
图6:2K形态因子(胜率打分)IC累计曲线 4
图7:2K形态因子(胜率打分)分组累计收益率 4
图8:2K看跌形态因子(胜率打分)IC累计曲线 5
图9:2K看跌形态因子(胜率打分)分组累计收益率 5
图10:2K形态因子IC累计曲线 5
图11:2K形态因子分组累计收益率 5
图12:不同胜率形态识别可转债组合累计收益率 8
图13:中证转债指数中交易策略累计收益率 11
图14:混合型转债中交易策略累计收益率 11
表目录
表1:因子信息系数分析 3
表2:因子相关系数 3
表3:2K形态种类分布统计 6
表4:胜率高的看涨2K形态统计 6
表5:胜率高的看跌2K形态统计 7
表6:形态因子分组检验风险收益指标 7
表7:2K形态种类分布统计-未来5天收益率 8
表8:看跌形态不同持有期年化收益率 9
表9:2K形态种类分布统计-结合价格和成交量趋势-未来5天收益率 9
表10:不同转债指数池子中交易策略结果 10
表11:不同类型转债池子中交易策略结果 10
表12:不同转债指数池子中交易策略结果-敏感性分析 11
表13:不同类型转债池子中交易策略结果-敏感性分析 11
在前篇《可转债K线技术分析与K线形态因子》报告中,我们构建可转债K线形态因子。在划分K线形态和构建形态集合时,运用16种单K形态集合构建因子,因子在2022年之后表现较好,且与其他可转债因子相关性较低。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测试多根K线形态与单K形态构建的因子表现并无较大差异,多K形态因子表现甚至差于单K形态因子。我们发现,在增加形态种类时,会找到更多有效看跌形态,看跌信号表现较好;而看涨形态都表现较差。在改进形态因子时,我们能改进空头组合表现,却不能提升多头组合表现。在前半部分我们尝试改进因子和分析看涨看跌形态规律,后续运用看跌形态构建交易策略,增强组合表现。
可转债K线形态因子分析
构建K线形态因子
基于前篇报告的形态划分,单K形态集合有16种,2根K线形态集合有768种,3根
K线形态集合有36864种。
首先,回顾前篇报告形态因子构建过程,并扩展形态集合和加权方式。形态因子构建过程如下:
我们采用滚动窗口,用窗口期内K线形态表现对可转债当前形态打分,用于预测可转债未来一段时间的表现。我们考虑持有期为20个交易日,月度换仓。可转债c在T时刻的因子??????,??计算步骤如下:
定义形态集合P。单K形态因子的形态集合为:16种单K形态。2K形态因子的形态集合为:2根K线组成的768种形态。2K看跌形态因子的形态集合为:768种2K形态中,未来收益率小于0的概率在50%以上的形态,集合形态不确定,根据2年滚动窗口期内形态表现确定看跌形态集合。
用过去2年(480个交易日)所有可转债的K线形态和该形态未来20个交易日的收益率作为形态集合表现评估的样本,K线形态按照形态集合定义构建。
在前篇报告,形态p(p属于形态集合P)的分值为:窗口期内形态p所有样本对应的未来20个交易日收益率的均值除以标准差。r??为形态p出现后未来20个交易日收益率。
????????????
=????????(r??)std(r??)
新加一种评分指标,形态表现胜率(形态未来收益率大于0的概率)作为形态p的分值。M为窗口期内形态p出现的次数,N为窗口期内形态p出现后未来收益率大于0的次数。特别是在看跌形态中,胜率是更合适的评价指标。
????????????
=??(r??0)
M(r??)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我们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银行业资负跟踪:央行万亿回购呵护资金面.docx
- 锂电池行业月报:销量持续增长,短期建议关注.docx
- 银行业跨境流动性跟踪月报:如何理解4月跨境货物贸易净流出幅度加大?.docx
- 阿里影业现场演出与IP衍生高景气,打造现实娱乐平台.docx
- 非银金融行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研究学习系列3:新发浮动费率基金深度观察,非对称上下浮动,锚定基准不放松.docx
- 银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业绩压力临近拐点,盈利释放能力强的区域行更优.docx
- 锂电行业2025年中期板块景气度回暖,固态电池、钠电有望迎来规模化应用节点.docx
- 锅圈精耕餐食零售赛道,拓店重启再添万家.docx
- 银行缺负债,为何存单利率仍能下行?.docx
- 银行业投资观察:稳信贷力度预计加强,宽松信号缓和流动性压力.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