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个案研究.docxVIP

关于小班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个案研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小班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个案研究

摘要:生活自理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人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现在的家庭,孩子都是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许多爷爷奶奶认为孩子小、能力差,帮他们代办了许多事,长期以来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因此言传身教,结合家园同心,共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个案研究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二、个案观察分析

个案背景:

幼儿姓名:小瑾(小名)性别:女

年龄:3周半

家庭情况综述:该幼儿是一名独生女,平时父母工作忙,由爷爷接送,在家奶奶带的多,晚上爸爸妈妈下班会陪伴孩子,陪她玩玩具,看看画册,有时给她看看动画片,打游戏,比较溺爱孩子,家长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包办较多。

幼儿:不会穿鞋子;不爱运动;爱发脾气。

在园:该幼儿自理能力较弱,不会穿鞋子,也不愿自己去尝试。不会正确在蹲厕上如厕,经常尿湿裤脚,不愿意吃米饭,只能一小口的吃几粒米饭,动作缓慢,喜欢发脾气,遇到不开心的事会着急,会大声哭喊发泄出来但是不流眼泪。

原因分析:该价儿年龄尚幼,又是家中的独生子,在家由爷爷奶奶照看,隔辈亲,爷爷奶奶很宠爱这个可爱的小孙女,父母年纪也不大,对孩子也很溺爱,孩子的要求是无条件尽量满足,在家所有事情家长包办代替。导致如儿自理能力、动作发展以及表达能力相对于本班同龄幼儿较弱。

拟定拟定措施

首先与父母沟通,由于平时妈妈工作忙,无法当面交流,便利用网络微信、电话等方式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教师引导教育,通过观察幼儿在园一系列表现,通过语言提示,儿歌,游戏,绘本

1

故事引导,同伴交往等方式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观察时间:2022.9——2022.10

个案观察与分析

个案一

观察时间:2021.9.13观察地点:午餐教室

观察目标:观察该幼儿进餐情况

观察实录:午餐快结束了,大部分幼儿已经进入区域了,等待散步,只见三、四个小刚友仍在慢吞吞地进餐,保育老师再次提醒孩子们:“快一点哦,加油!我来看看谁吃的最棒!”。

只见几个幼儿马上快速的嚼起饭来,只有小谨小朋友一个人还慢吞吞的用勺子挖了两粒米送进嘴巴里,然后放下勺子东张西望或者发呆。我拿起小勺子准备喂一大口饭给小瑾,小瑾激动的转过身去“小瑾自己吃!”小瑾要加油啊!”于是只喂了半勺子米饭,米饭刚到嘴巴,小瑾就发出作呕的声音,左手拦着嘴巴,右手轻轻的捶着肚子。勉强下咽。终于吃完饭喝汤了,小瑾最喜欢喝汤,自己端着碗喝起来,一会传来她的哭声:“小瑾衣服潮了!”

分析:与家长沟通了解,该幼儿在家吃饭都是爷爷奶奶喂的,由于担心孩子年龄小,家里的食物会切响比较细小,幼儿喜欢吃面食,喝汤,不喜欢吃米饭,青菜等食物,因此家中餐饮常以该幼儿为主,从而导致该幼儿咀嚼能力差,语言表达也因此较弱。从来没有自己动手扶碗吃饭,所以她手上力气不足,拿不动汤碗,小板凳也离得很远,才导致汤撒到身上。

措施:(1)与家长流通,了解原因,希望家园配合,一起培养孩子独立的进餐的能力,并多让孩子咀嚼食物。

(2)经常带该幼儿玩一些“争第一”的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孩子能真正体会“快速”的含义,在孩子感受获胜后的愉悦时逐渐远离慢吞吞。

个案二

观察时间:2021.9.15观察地点:盥洗室

观察目标:了解该幼儿不愿意上厕所的原因。

2

观察实录:对于刚入小班的幼儿,年龄普遍偏小,自理能力较弱,班上大部分幼儿已经知道想要上厕所的欲望,会自己脱裤子,提裤子。但有小瑾却不愿意。“老师,小瑾又尿裤子了……”这是我们开学两天经常发生的对话。

今天上午我特意观察了小瑾如厕状态,只见她把裤子脱到膝盖下,一手小心翼翼的找到墙边扶手扶着,一手抱着上衣,身体侧向扶手边,刚蹲下又站起来“我不要撒sui

(“尿”字方言),会把裤子撒潮的……”她慢吞吞的,一个字一个字从嘴巴慢慢的说出来,并伴有撒娇“哼唧”的声音。我告诉她把裤子提到膝盖上,小手抓着裤子下面就不会尿湿了,于是她这次裤子、鞋子真的没湿。“没有撒…潮…”小瑾开心的说。过了一会又听到小瑾哭声,看见我走过去,“小瑾不会拎裤子,老师帮小瑾拎裤子。”

该幼儿不是班里最小的孩子,但是生活自理能力却是最弱的一个幼儿。听到孩子说:“我不要撒sui(“尿”字方言),会把裤子撒潮的……”,我顿时心疼孩子,同时也明白了她为什么不愿意去小便。针对此情况,观察该幼儿小便的全过程,发现该幼儿不会正确使用蹲厕,并一点一点教会该幼儿如果脱裤子,蹲坑。在不愿意小便,不会拎裤子的同时会通过哭闹表达发泄,其实是想通过此方式引起关注,并得到帮助。

措施: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该幼儿在家遇到困难会以哭闹的方式引起家人关注,家人便会第一时间给予满足。在家中也是以她为中心,比如小便后家人主动帮她提裤子,出门家人帮她换鞋子等等。家中使用的一直是小马桶,

文档评论(0)

文心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