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儿科儿童哮喘长期管理查房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2025年的临床视角回望,儿童哮喘早已不是“发作时看病,缓解期不管”的陈旧认知。我在儿科病房工作第十年,最深的感触是:哮喘管理的重心正从“应急治疗”向“全程防控”转移。国家卫健委2024年发布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长期管理指南(2025修订版)》明确指出,70%以上的儿童哮喘可通过规范的长期管理达到“临床控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医护、家庭、学校三方织就一张“防护网”。
记得上周门诊,一位妈妈攥着孩子的病历本问我:“大夫,我们家小宝刚5岁,这半年犯了3次,是不是以后都好不了了?”她眼底的焦虑让我心疼——这正是无数哮喘患儿家庭的缩影。今天的查房,我们就以一个典型病例为切入点,从护理视角梳理儿童哮喘长期管理的全流程,希望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看今天的主角:6岁男孩小宇,因“反复咳嗽、喘息1年,加重3天”于2025年3月12日收入我科。
病史回顾小宇1年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夜间及晨起明显,伴呼气性喘息,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后缓解,但此后每遇“感冒”或接触冷空气、尘螨(家中养宠物猫)即发作。近3天因春游接触花粉后症状加重,表现为日间咳嗽频繁(≥4次/天)、夜间因喘息憋醒2次,家长自行使用“沙丁胺醇”雾化后缓解不明显,遂急诊入院。
入院评估
生命体征:T36.8℃,P110次/分,R28次/分(正常6岁儿童呼吸频率20-24次/分),SpO?93%(未吸氧);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呼气延长;肺功能(学龄前儿童采用潮气呼吸法):达峰时间比(T-PTEF/TE)0.21(正常≥0.3),达峰容积比(V-PTEF/VE)0.23(正常≥0.35),提示气道阻塞;过敏原检测:猫毛(+++)、屋尘螨(++)、梧桐花粉(+);血清总IgE280IU/mL(正常100)。
病史回顾目前状态
经3天急性发作期治疗(静脉甲泼尼龙+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孟鲁司特钠口服),小宇喘息明显缓解,双肺哮鸣音消失,SpO?稳定在98%(未吸氧),已进入“临床缓解期”。今天查房的重点,是为他制定“从医院到家庭”的长期管理方案。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小宇这样的哮喘患儿,护理评估不能局限于“当前症状”,而是要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分析影响长期控制的关键因素。
生理评估:气道状态与发作诱因症状控制水平:根据GINA(全球哮喘防治创议)2025版评估,小宇目前“日间症状2次/周,夜间憋醒0次/周,需缓解药物2次/周”,属于“控制良好”,但过去1年有3次急性发作(≥2次/年),提示“未来风险高”。
肺功能基础:尽管急性期肺功能指标改善,但需关注缓解期的“气道重塑”风险——长期炎症未控制会导致气道结构改变,这是影响预后的核心。
触发因素:明确过敏原(猫毛、尘螨、花粉)、上呼吸道感染(小宇既往发作多与感冒相关)、冷空气刺激(家长反映冬季外出易咳嗽)。
心理社会评估:患儿与家庭的“隐形负担宇是独生子,父母均为上班族,奶奶负责日常照护。访谈中发现:患儿层面:因反复住院缺课,不愿参加体育课,曾说“跑步会咳嗽,小朋友笑我”;家长层面:妈妈对“长期使用激素(布地奈德)”有顾虑,认为“是药三分毒”;奶奶则坚持“孩子要多穿,不能出门吹风”,导致小宇户外活动极少;家庭环境:家中养猫3年,猫窝放在小宇卧室;卧室地毯未定期清洁,窗帘为绒布材质(易积尘螨)。
环境评估:“看不见”的致病源实地访视(经家长同意)发现:01卧室湿度65%(尘螨适宜繁殖湿度为60%-80%);02空调滤网积灰明显,未定期清洗;03客厅摆放鲜花(家长称“孩子喜欢”),但近期正值春季花粉期。04这些细节,都是未来管理中需要重点干预的“漏洞”。05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提炼出以下核心护理诊断(按优先级排序):
气体交换受损与气道慢性炎症、支气管痉挛有关依据:急性期肺功能指标异常(T-PTEF/TE降低),曾出现SpO?93%(未吸氧)。
知识缺乏(家长)与哮喘长期管理认知不足有关依据:家长对“激素吸入治疗的必要性”“触发因素规避方法”“急性发作预警信号”认知欠缺(如妈妈认为“不喘就停药”,奶奶过度限制活动)。
焦虑(患儿/家长)与疾病反复、社交受限有关依据:小宇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妈妈提及“每次发作都失眠”,奶奶因照顾压力出现情绪低落。
4.潜在并发症:急性发作与未规范控制炎症、触发因素未消除有关
依据:过去1年急性发作3次(≥2次/年),存在明确过敏原暴露风险(家中养猫、尘螨)。
这四个诊断环环相扣——气道炎症控制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