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让家庭成为“喂养护航者”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儿科营养不良患儿喂养查房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护士站的窗前,望着走廊尽头那间贴着卡通贴纸的病房,我又想起昨天查房时见到的场景:3岁的小宇蜷缩在妈妈怀里,小胳膊细得像竹枝,捏起腹部皮肤,皮下脂肪几乎摸不到。他的妈妈攥着病历的手微微发抖,反复说:“我们也想让他吃好,可就是喂不进去……”
这一幕,让我更深切地意识到:尽管我国儿童营养状况整体改善,但儿科临床中,因喂养不当、疾病消耗或家庭照护误区导致的营养不良患儿仍不少见。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数据显示,5岁以下儿童中,约8%存在中度及以上营养不良,其中因喂养管理不当导致的占比超60%。这些孩子不仅面临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的问题,更可能留下终身健康隐患。
今天的喂养查房,我们就以小宇为例,从病例到护理全程拆解——因为每一个喂养细节的调整,都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小宇,男,3岁2个月,因“体重不增6个月,反复腹泻3个月”收入我科。
主诉:家长代诉患儿近半年来体重仅增长0.8kg(目前体重10.2kg),同龄男孩平均体重为15.6kg(Z评分-3.2);近3个月间断腹泻(3-5次/日,稀水样便),无黏液脓血,无发热。
现病史:患儿为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kg,纯母乳喂养至1岁,1岁后添加辅食以粥、面条为主,偶食鸡蛋,极少摄入肉类、蔬菜;近半年家长尝试喂奶粉(普通配方奶),但患儿拒食,强行喂养后易呕吐。
既往史:无先天性疾病史,1岁内患过2次上呼吸道感染,未住院;无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身高88cm(Z评分-2.1),精神反应稍弱,皮肤干燥、弹性差,毛发枯黄;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4cm(脐旁2cm处测量),肌张力减低;心肺听诊无异常,肠鸣音活跃(6-8次/分)。
病例介绍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2g/L(轻度贫血),血清白蛋白32g/L(正常35-50g/L),前白蛋白0.18g/L(正常0.2-0.4g/L);大便常规未见异常,轮状病毒抗原阴性。
家庭背景:父母均为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初中,平日工作繁忙,由奶奶负责喂养;奶奶认为“孩子吃软的好消化”,故长期以精细谷物为主食,未意识到需添加蛋白质及维生素;家长因患儿拒食产生焦虑,曾尝试“饿一顿”强迫进食,导致亲子喂养关系紧张。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小宇这样的患儿,我们的评估必须“多维度、细颗粒”——既要量化生长指标,也要深挖喂养行为背后的家庭因素。
营养状况评估生长发育指标:按WHO儿童生长标准,小宇体重Z评分-3.2(重度低体重),身高Z评分-2.1(中度生长迟缓),BMI13.2kg/m2(<同年龄第3百分位),符合“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诊断。01皮下脂肪厚度:腹部(最能反映全身脂肪储备)<0.4cm,提示脂肪储备耗尽;上臂三头肌皮褶厚度0.3cm(正常1.0-1.4cm),进一步验证脂肪消耗。01实验室指标:前白蛋白降低(半衰期短,更敏感反映近期营养状况),提示蛋白质合成不足;血红蛋白降低(缺铁性贫血可能),与饮食中肉类摄入不足相关。01
喂养行为评估通过与家长(重点是奶奶)的访谈,我们还原了小宇的日常喂养场景:
食物种类:早/晚餐为白粥+少许咸菜,午餐为面条(偶尔加1/4个鸡蛋);几乎不吃肉类(“嚼不烂”)、蔬菜(“拉出来还是原样”)、水果(“太凉伤胃”)。
进食方式:奶奶追喂(每次喂饭30-40分钟),患儿边玩边吃;家长因患儿拒食奶粉曾捏鼻强灌,导致患儿看见奶瓶就哭闹。
进食环境:在客厅喂饭,电视开着,玩具堆在旁边,缺乏固定的“进食仪式感”。
健康问题评估反复腹泻是小宇的“营养消耗加速器”。进一步分析:长期低纤维、低脂肪饮食导致肠道黏膜萎缩,消化酶分泌减少;拒食奶粉后,家长未及时调整为易消化的深度水解配方或营养补充剂,加重了营养不良-腹泻的恶性循环。
心理社会评估家长的焦虑情绪(“是不是我们没带好?”)和喂养挫败感(“他不吃,我们也没办法”),以及奶奶“老经验”与科学喂养的冲突(“我孙子他爸小时候也这么喂,长得挺好”),构成了喂养干预的主要阻碍。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梳理出以下核心护理诊断(按优先级排序):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喂养不当(食物种类单一、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腹泻导致营养素丢失)有关。依据:体重Z评分-3.2,前白蛋白降低,皮下脂肪菲薄。
有感染的危险与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血清白蛋白降低影响抗体合成)、反复腹泻致肠黏膜屏障受损有关。依据:患儿精神反应弱,家长未掌握手卫生及食具消毒方法。
知识缺乏(家长)与家庭照护者缺乏科学喂养知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