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患者安全目标在查房中的落实课件.pptxVIP

2025 患者安全目标在查房中的落实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01前言02病例介绍03护理评估:在细节里“扫描”风险04护理诊断:把目标“翻译”成患者的需求05护理目标与措施:让安全目标“落地有声”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查房是“早期预警雷达”07健康教育:查房是“安全知识的播种机”08总结目录

2025患者安全目标在查房中的落实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护士站的窗前,望着走廊里家属搀扶着术后患者缓慢行走的身影,我手中的查房记录本被翻得卷了边——这是我从业12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每次查房前必核对患者信息,查房时记录关键观察点,查房后复盘改进。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5年患者安全目标》征求意见稿后,我们科室组织了8次专题学习,我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笔记:“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改善用药安全”“防范与减少跌倒/坠床”“加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这些看似抽象的目标,最终都要落在每天清晨7:30的床头查房里,落在每次核对输液标签的10秒钟里,落在给患者讲解用药注意事项的每一句话里。

记得去年冬天,一位老年患者因“混淆床号”误服了邻床的降压药,虽未造成严重后果,却让我们集体反思:患者安全不是“万一发生再补救”,而是“每一步都做到万无一失”。2025目标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而查房作为护理工作的“神经末梢”,正是将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主阵地。今天,我想用科里最近一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全程管理,和大家聊聊这些目标如何在查房中“生根发芽”。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患者张阿姨,72岁,退休教师,因“右侧股骨颈骨折”于2024年3月15日收入我科,3月17日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第3天(3月20日)由我负责晨间查房。

初次见面时,张阿姨躺在病床上,眉头微蹙——她术前有10年高血压病史(规律服用氨氯地平5mgqd),术后因疼痛影响睡眠,血压波动在150-165/90-98mmHg;右侧髋部敷料干燥,引流管引出淡红色液体约30ml/日;主诉“伤口胀痛,翻身时更明显”;子女工作忙,主要由68岁的老伴陪护,叔叔坦言“不太敢碰她腿,怕弄疼”。

这个病例几乎覆盖了2025患者安全目标中的多个重点:正确识别身份(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用药安全(降压药+术后止痛药联用)、防范跌倒(术后早期活动)、围手术期安全(预防深静脉血栓)……每一次查房,都是一次“安全防线”的加固。

03护理评估:在细节里“扫描”风险

护理评估:在细节里“扫描”风险3月20日7:30,我带着治疗车来到3床,先站在床尾看了眼床头卡——姓名“张XX”,年龄72岁,诊断“右髋置换术后”,与腕带信息完全一致(这是“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的第一步:双向核对)。

“阿姨早呀,昨晚睡得怎么样?”我边问边测量生命体征:BP162/98mmHg(比前一日晨间高8mmHg),HR88次/分,SpO?98%。她叹了口气:“翻个身就疼醒,吃了一片医生开的止痛药,倒是管用,但今天头有点晕。”

接下来是专科评估:掀开被单,右髋敷料无渗血渗液,引流管通畅,刻度标记清晰(术后我们要求每班在引流管上用记号笔标注液面位置,避免因移位导致计量误差);下肢皮肤温度正常,左下肢主动活动良好,右下肢因制动稍显僵硬——这里要重点观察深静脉血栓(DVT)迹象,2025目标明确要求“加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DVT是术后致命并发症之一。

护理评估:在细节里“扫描”风险再看环境:床栏已拉起,但床头柜上摆着保温杯、遥控器、未拆封的尿垫,物品摆放杂乱;床尾的“防跌倒”标识虽然贴着,但叔叔说“昨晚她想自己去厕所,我没拦住,扶着走了两步”——这是“防范跌倒/坠床”的高风险信号。最后是心理社会评估:张阿姨反复问“什么时候能走路?会不会留后遗症?”,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被角——术后焦虑明显,而焦虑会影响依从性,间接增加安全隐患。这20分钟的评估,我在记录本上记了7条关键信息:血压波动、止痛药后头晕、家属照护能力不足、环境隐患、DVT风险、疼痛评分(VAS4分)、焦虑情绪。这些信息像拼图,拼出了患者当前的“安全地图”,也为后续诊断和措施提供了依据。123

04护理诊断:把目标“翻译”成患者的需求

护理诊断:把目标“翻译”成患者的需求根据NANDA护理诊断标准,结合2025患者安全目标,我们为张阿姨制定了以下诊断:01潜在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与降压药+止痛药联用有关)——对应“改善用药安全”目标;03急性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疼痛控制不佳会影响活动和血压,间接威胁安全;05有受伤的风险(与术后头晕、家属照护能力不足有关)——对应“防范与减少跌倒/坠床”目标;02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与术后制动、高龄有关)——对应“加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目标;04

护理诊断:把目标“翻译”成患者的需求焦虑(与担心预后有关)——心理状态影响依从性,是安全目标中“关注患者体验”的延伸。

这些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