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望海潮》《扬州慢》联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VIP

4《望海潮》《扬州慢》联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诗词里的城市记忆

《望海潮》《扬州慢》联读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望海潮》《扬州慢》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学习任务群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这一任务群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斟酌字句、推敲手法,理解诗作细节的基础上,结合知人论世,体会这些作品所表现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领悟其中丰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要体现研习的特点,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尝试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恰当的评价。

【单元分析】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诗意的探寻,选取的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诗歌名作。包含《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中的代表作品,通过本单元的研习,可以增进对古典诗歌体式和源流的了解。本单元要求学生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同时学会比较不同体裁的诗歌在节奏韵律、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教材分析】

柳永的《望海潮》和姜夔的《扬州慢》两首词均以城市为表现对象,一写承平盛世,一写劫后空城,内容不同,意趣亦相异。《望海潮》为投赠、干谒之作,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北宋中期世道太平、市井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现实。而《扬州慢》则将同样自古繁华的城市屡遭兵燹后的惨状呈现出来,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作者黍离之悲。课后学习提示要求学生感受两首词的声韵之美,把握两首词的思想内容及手法异同。单元研习任务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两首词,比较两者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的不同。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学生在之前学习过程中已接触过较多诗词作品,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等理解诗词大意,在分析意象意境、品味手法等方面有前期基础,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比较阅读的能力欠缺、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因此在品读两首宋词过程中依旧存在困难之处。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比较阅读,描述两首词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的不同。(重点)

2.联系背景,分析两首词所传达的不同情感(重点)

3.诗意表达,体会文学的城市记忆功能。(难点)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作家冯骥才曾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他有完整的生命历史。近期,我校心港月刊拟开设城市记忆专栏,希望同学们推荐郑州这所城市并撰写推介词。今天,先让我们一起学习《望海潮》《扬州慢》,去感受宋词中的城市记忆。

[任务一:初遇行吟,我是古城体验者]

1.初读体验:学生齐读两首词,要求读音准确,声音洪亮,流畅自然。

2.引导思考:柳永和姜夔写的是哪两座城市。

学生回答:钱塘(杭州)、扬州。

3.引导思考:这两座城分别有何特征?请用原文中的词语总结。

学生回答:钱塘自古繁华;扬州四顾萧条(空城)。

4.诵读指导:面对繁华的杭州,萧条的扬州,诵读时有几点需注意。

《望海潮》韵脚:华、家、涯、奢、花、娃、霞、夸(压a韵,开口音,且音节较短)语速应轻快适中;语调应高昂。

《扬州慢》程、青、兵、城、惊、情、声、生(压ing、eng韵,都是后鼻音,阻塞音)语速应哀婉缓慢;语调应低沉。

5.二次诵读:将班级分为两大组,按照上述要求分组诵读,感受诗意。

[任务二:感知诗意,我是古城讲解者]

1.任务出示:同学们与杭州、扬州的不同风景已然邂逅,接下来请大家继续品读两首词作,说一说两首词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的不同。(品读时做圈点批注,表格填写完毕后小组交流修改)

知识链接:意象指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传递情感的艺术元素。意境指多个意象共同营造出的情感空间和审美体验。

学生活动:结合学习任务单完成相应任务

2.代表发言:各小组选派1名学生发言,自选一首词进行分析。

(在发言过程中,教师根据发言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总结)

3.共同整合:《望海潮》主要意象: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人家珠玑罗绮(城市风情富庶繁华)

云树怒涛天堑重湖叠巘桂子荷花(郊外景物美丽雄奇)

羌管菱歌钓叟莲娃箫鼓烟霞(士庶生活太平祥和)

意境:繁丽壮美

《扬州慢》主要意象:荞麦废池乔木清角空城冷月红药等

意境:凄清悲凉

[任务三:AI对话,我是情感品鉴者]

1.任务出示:请大家结合背景资料,从柳永的《望海潮》和姜夔的《扬州慢》中,各选择一个字概括作者传达的感情,并具体分析分析两首词作情感的差异。

背景资料1:柳永创作此词时(约1003年),正值北宋真宗时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钱塘作为东南重镇,兼具商业枢纽与自然胜景的双重地位。柳永从家乡前往都城汴京应考,途经钱塘,被杭州美丽风光打动,决心创造一首词,赠予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的旧友孙何。

背景资料2:南宋时期,战争频仍。宋高宗时期,金兵两次大规模南侵,扬州作为军事要冲,惨遭战火荼毒。昔日的繁华盛景在战火中化为乌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似醒非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