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36课时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考情分析
1.免疫失调
2024·江西卷,10;2023·湖南卷,11;2023·北京卷,10;2023·广东卷,19;2022·重庆卷,21
2.免疫学的应用
2024·新课标卷,32;2023·浙江1月选考,17;2023·北京卷,15;2023·浙江6月选考,14;2023·湖北卷,21;2022·湖北卷,14
命题点一免疫失调
1.过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强
[认知觉醒]如图表示劣质化妆品引起面部过敏反应的机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①发生过敏反应时,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导致局部组织液增多;
②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存在两种方式;
③初次接触过敏原,发生体液免疫,但不出现过敏;
④再次接触过敏原出现过敏症状,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
答案④
解析组胺引起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等物质进入组织液,使得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出现水肿、水疱;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细胞膜接触),激活B细胞,并释放相应细胞因子(信息分子)传递信号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第一次接触过敏原后发生体液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抗体吸附在致敏肥大细胞表面,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时,其与致敏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接触,使得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出现过敏效应,因此,只有再次接触过敏原才会出现过敏症状,主要与过敏原和吸附在致敏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有关。
思维升华(1)反应机理
(2)特点
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自身免疫病免疫自稳功能过强
3.免疫缺陷病
[认知觉醒]据图分析HIV感染人体后的变化情况。
(1)HIV可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年后,辅助性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辅助性T细胞的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时,人体三道防线中的第三道防线几乎丧失,这道防线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此时患者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3)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受体识别T细胞并侵染,进入细胞内。科学家正研究通过用CD4受体修饰红细胞的细胞膜,将HIV引诱到导致其死亡的“陷阱”红细胞中,而使其不能增殖。请简要说明其防止HIV增殖的机理。
提示(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随着HIV浓度的升高,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2)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免疫监视(3)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病毒无法在其中增殖。
思维升华艾滋病(AIDS)
①艾滋病病原体(HIV)是逆转录病毒,需要的逆转录酶最初不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病毒本身就含有逆转录酶。
②HIV侵染人体细胞时,进入细胞的并不是只有其RNA:HIV是一个囊膜病毒,通过囊膜和宿主细胞膜融合,使囊膜内包括蛋白质外壳在内的所有物质被吞噬进入细胞。
③艾滋病直接死因: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1)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抗体)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防御。(2023·湖南卷,11B)(√)
(2)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于肥大细胞。(2023·北京卷,10D)(×)
提示抗体吸附于肥大细胞等处。
(3)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握手、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2020·浙江1月选考,3D)(×)
提示HI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不会经过握手传播。
(4)艾滋病属于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病。(2020·浙江1月选考,3A改编)(×)
提示艾滋病是一种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题型1免疫失调(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例1](2023·湖南卷,11)某少年意外被锈钉扎出一较深伤口,经查体内无抗破伤风的抗体。医生建议使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破伤风抗毒素(抗体)以预防破伤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伤口清理后,须尽快密闭包扎,以防止感染
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防御
C.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激活的记忆细胞能产生抗体
D.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答案B
解析破伤风芽孢杆菌是厌氧菌,伤口清理后,若密闭包扎会导致破伤风芽孢杆菌大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1课时 走近细胞.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2课时 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3课时 蛋白质和核酸.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4课时 细胞膜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5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7课时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8课时 酶和ATP.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10课时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11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及光合作用的原理.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12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37课时 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39课时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40课时 种群及其动态.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41课时 群落及其演替.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42课时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43课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44课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45课时 人与环境.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46课时 传统发酵技术、发酵工程及其应用.docx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47课时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与应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