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脑卒中溶栓时间窗和溶栓药物.doc

临床脑卒中溶栓时间窗和溶栓药物.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脑卒中溶栓时间窗和溶栓药物

概念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它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以及经济负担高的特点,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脑卒中的五大特点: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经济负担重。到目前为止,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

概脑卒中的分类

脑卒中主要分为两大类:

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60%-70%,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进而造成脑组织损伤。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30%-40%,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或蛛网膜下腔,造成损伤。主要诱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等。

脑卒中判断的FAST方法

字母

含义

具体表现

F(Face)

面部下垂

一侧面部麻木、口角歪斜,微笑时两侧面部不对称。

A(Arm)

肢体无力

一侧手臂无力或无法抬起,平举双臂时一侧手臂自然下垂(称为“肢体坠落试验”)。

S(Speech)

言语障碍

说话含糊不清、词不达意,或无法理解他人说话,表现为“言语混乱”或“答非所问”。

T(Time)

立即就医

一旦出现上述任何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中国120),记录症状出现时间。

补充:FAST扩展版——BEFAST

部分指南新增?BE?两项,进一步细化识别:

B(Balance):平衡障碍,突然行走不稳、头晕或失去协调能力。

E(Eyes):视力异常,单眼或双眼突然视力模糊、失明或重影(复视)。

临床表现

除FAST/BEFAST提到的典型表现外,脑卒中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突发剧烈头痛:不同于日常头痛,表现为“爆炸样”头痛,或伴随呕吐、意识模糊,需警惕出血性脑卒中(如蛛网膜下腔出血)。2、意识障碍:嗜睡、昏迷、反应迟钝或突然跌倒(尤其是中老年患者)。3、感觉异常:一侧肢体(手、脚、面部)麻木、刺痛或感觉丧失。4、吞咽困难:突然无法顺利吞咽口水或食物,可能伴随呛咳。5、认知障碍:突然无法理解简单指令、记忆力丧失或方向感混乱(如迷路)。

卒中中心五个时间节点

1、发病时间:患者出现卒中系列症状开始的时间,这是判断治疗时机和评估病情的重要依据,通常通过问诊患者或家属来确定。

2、呼救时间:首次拨打120呼救或拨打医院抢救电话求救的时间,以120统计、本院卒中中心统计或其它抢救机构统计的接听电话时刻为准。

3、抵达医院大门时间:患者进入医院大门或门急诊大门的时间,是医院开始对患者进行救治的时间起点。

4、首份头颅CT时间:完成第一次头颅CT扫描的时间,从开始接触医疗人员到完成第一次头颅CT扫描为准,该检查对于快速判断卒中类型和病情至关重要。

5、确诊急性缺血性卒中时间:完成首次头颅CT后,由受过卒中专科培训的医生确定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时间;或由医院医师使用“卒中中心”微信群诊疗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时间。

脑卒中溶栓时间窗

1、脑卒中溶栓治疗概念

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或血管内介入等方式,使用溶栓药物(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等)溶解堵塞脑血管的血栓,恢复脑血流灌注,减少神经细胞损伤。

2、核心原则:时间就是大脑,尽早治疗可最大限度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3、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最常用)

3.1时间窗:发病后4.5小时内是黄金时间窗,推荐使用rt-PA(如阿替普酶)。

3.2部分患者(经严格评估,如年龄、卒中严重程度、影像学显示缺血半暗带等)可延长至发病后6小时,使用rt-PA或尿激酶。3.3关键限制:

超过时间窗,溶栓后出血风险显著增加(如颅内出血),可能危及生命。

需通过头部CT排除脑出血,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溶栓禁忌证(如近期手术、凝血功能异常等)。

4、血管内介入溶栓(取栓治疗)

4.1时间窗:发病后6小时内,推荐对大血管闭塞(如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等)患者进行机械取栓。

4.2部分患者:经影像学评估(如CT灌注或MRI显示存在可挽救的缺血半暗带),时间窗可延长至发病后24小时。

4.3优势:直接针对血栓部位取栓,对大血管闭塞的再通率更高,适用于静脉溶栓失败或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

静脉溶栓常用药物

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静脉溶栓是重要的早期救治手段,常用药物主要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

一、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1、代表药物

阿替普酶(Alteplase):临床最常用的特异性溶栓药物,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选择性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替奈普酶(Tenecteplase):rt-PA的改良型,半衰期更长,可单次注射给药,目前在部分国家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