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干部酒驾醉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docxVIP

税务干部酒驾醉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税务干部酒驾醉驾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参加完单位组织的酒驾醉驾专项警示教育活动后,我坐在办公室里反复翻看手中的学习资料,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案例剖析的要点,手机里还存着昨晚观看警示片时拍的几帧画面——那是一位曾经并肩工作的老同事,如今在镜头前眼含泪水忏悔的模样。这场教育不是简单的“开会读文件”,而是用鲜活的教训撕开了“酒驾醉驾离我很远”的侥幸面纱,让我在震撼与反思中重新审视“规矩”二字的重量。

记得活动现场,纪委书记播放了三段真实的执法记录仪视频。第一段是某基层税务分局副分局长王某的案例:他在周末参加同学聚会时喝了两杯白酒,散场时觉得“就两公里路,不会查”,结果被交警拦截。吹气测试值87mg/100ml,属于醉驾。视频里,他一开始还试图解释“我是税务局的”,直到看到检测结果才脸色煞白。最终,他被判处拘役两个月,缓刑三个月,党内严重警告、政务撤职,从副科级降为一级行政执法员。曾经负责征管科的业务骨干,如今只能在办税服务厅做导税员,每次看到纳税人投来的异样眼光,他说“比坐拘役还难受”。第二段视频更让人心痛:一位刚入职两年的年轻干部小李,陪女朋友过生日时喝了点红酒,自恃“代驾快到了”,便想着“先把车开出地下车库等”,结果在车库出口被查。他哭着说“我连车都没上主路”,但法律只看“驾驶行为”是否发生——只要启动车辆、处于移动状态,无论距离多短都算酒驾。最终他被记过处分,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原本要晋升的岗位也黄了。最让我攥紧拳头的是第三段:某县局办公室主任张某,因酒驾发生交通事故,撞坏了路边的水果摊,还擦伤了一位老人。视频里,老人捂着胳膊说“我就想让我儿子来看看,穿制服的人怎么能这样”,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张某不仅被追究刑事责任,单位还因此被上级通报,全年绩效考核扣了5分,原本要评选的“省级文明单位”也泡了汤。

这些案例不是“别人家的故事”,而是发生在我们系统内部的真实事件。我反复琢磨案例剖析材料里的一组数据:近三年全省税务系统查处的酒驾醉驾案件中,85%的当事人存在“就喝一点”“路程很近”“不会那么巧被查”的侥幸心理;60%的人是在非工作日的朋友聚会、家庭聚餐中放松了警惕;更有30%的人错误认为“税务干部社会关系广,查到了能通融”。这些数据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思想上的漏洞——总觉得“纪律是管工作的,八小时外是自己的生活”,却忘了“税务干部的身份没有八小时内外之分”。

作为一线税务工作者,我太清楚“公信力”对我们这个群体有多重要。纳税人来办税,看的不仅是我们的业务能力,更看我们的作风是否过硬。去年我在企业调研时,有位财务总监说:“你们税务干部要是自己都守不住规矩,我们怎么敢相信政策执行的公平性?”当时我只当是客套话,现在再想,这句话里藏着最朴素的道理——执法者的形象就是法治的“活招牌”。如果我们一边给纳税人讲“依法纳税是义务”,一边自己却触碰法律红线,那不仅是个人的耻辱,更是对税收法治权威的伤害。就像案例里的张某,他撞坏的不仅是水果摊,更是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信任;王某被撤职后,他曾经管过的企业私下议论“连干部都不守法,我们何必那么认真”,这种负面影响要用多少努力才能挽回?

反思自己,我也不是完全没有过侥幸心理。去年春节family聚会,亲戚们劝酒时,我差点就说“少喝一点,等会叫代驾”。现在想来,这就是危险的苗头——只要有“少喝一点”的念头,就可能因为“再喝一杯也不多”越界;只要依赖“等会叫代驾”,就可能因为“代驾来得慢”“就开几百米”上车。更关键的是,这种心理背后是对法律的轻视。酒驾醉驾不是“小错误”,而是触犯《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违法行为。我专门查了法律条文: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要处拘役并处罚金;酒驾除了扣分罚款,还可能被行政拘留。这些后果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职务晋升、评优评先,还会记入个人档案,影响子女考公、参军的政治审查。换句话说,一次酒驾可能毁掉的是整个家庭的未来。

那该怎么杜绝这种风险?我在笔记本上列了三张“清单”。第一张是“思想清单”:必须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刻进骨子里,时刻提醒自己“税务干部的身份不是护身符,而是更严格的约束”。第二张是“行为清单”:参加任何聚餐前先明确“是否开车”,如果开车,就提前声明“滴酒不沾”;如果喝酒,就主动把车钥匙交给同行的家人或朋友,彻底断了“自己开”的念想;遇到劝酒时,用“最近在吃头孢”“单位刚开了警示教育会,查得严”等理由坚定拒绝,不要觉得“抹不开面子”——真正的朋友不会拿安全开玩笑。第三张是“监督清单”:不仅自己要守规矩,还要提醒身边的同事、家人。我们科已经约定,下班后聚餐前互相确认出行方式,谁开车谁当“监督员”;我还和妻子商量好,晚上超过九点没回家,她要主动打电话询问位置,必要时来接我。

最让我触动的是活动结束时,单位邀请了一位因父亲酒驾被取消军校录取资格的青年作分享。他说: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