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资料
一、总则
1.1指南目的
市政道路桥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核心,其质量直接关系交通安全与民生保障。近年来,路基沉降、桥梁裂缝、钢筋锈蚀等通病频发,如2025年石家庄金柳林天桥因焊缝开裂引发安全隐患,凸显防治紧迫性。本指南整合2024-2025年最新技术成果与工程案例,涵盖190余项通病的识别与处置,为设计、施工、养护提供实操依据。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市政道路(含路基、路面、排水)及桥梁工程(含基础、上部结构、桥面系),兼顾运营期养护维修与加固工程。
1.3核心原则
预防优先:以材料管控、工艺优化阻断通病源头
精准施策:结合无损检测技术定位病因
全周期管控:贯穿设计、施工、验收、养护全过程
二、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2.1路基工程通病
2.1.1路基不均匀沉降
通病现象:路面出现波浪形起伏、纵向裂缝,沉降差超《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0.3%坡度要求。2024年北京某市政道路因沉降导致3处井盖凸起引发剐蹭事故。
成因分析:
地基处理缺位:软土地基未采用换填或排水固结工艺
填料质量不达标:含腐殖土等有机质填料压实度仅85%(规范要求≥95%)
压实工艺缺陷:压路机吨位不足(<20t)导致深层压实度不够
预防措施:
地基处理:软土地段采用真空预压+CFG桩复合地基,加载速率控制在0.5kPa/d
填料管控:砾石土粒径≤10cm,有机质含量<5%,每5000m3检测1组
压实控制:采用22t振动压路机,分层厚度≤30cm,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检测,每200m测4点
修复方案:沉降量<5cm时注射聚氨酯发泡剂;>5cm时开挖至持力层,换填级配碎石并铺设土工格栅。
2.1.2路基边坡滑坡
通病现象:边坡出现圆弧型滑裂面,坡脚鼓胀,雨季尤为频发。2025年广州某道路边坡滑坡导致30m路段中断交通。
成因分析:
坡率设计不合理:粉质黏土边坡坡率1:1.2(规范要求1:1.5)
排水失效:截水沟未贯通,坡体含水量达35%
植被防护滞后:施工后3个月未植草固坡
预防措施:
坡率优化: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粉质土边坡坡率≤1:1.5
排水系统:设置坡顶截水沟、坡身急流槽,纵坡≥3%,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砖
生态防护:喷播植草(狗牙根+紫穗槐),混合基材含5%椰丝纤维增强附着力
2.2路面基层通病
2.2.1基层开裂
通病现象:出现横向通缝,缝宽0.5-2mm,多分布于半刚性基层摊铺后3个月内。
成因分析:
材料配比失衡:水泥剂量达6%(规范上限4%),水化热过大
养护缺失:碾压后仅洒水1次,7d抗压强度不足3MPa
切缝不及时:延迟24h切缝,温缩应力集中
预防措施:
配比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剂量3%-4%,采用EDTA滴定法每2000m3检测
养护工艺: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7d,保持表面湿润,抗压强度≥3.5MPa
切缝管理:碾压后12h内切缝,缝深为基层厚度1/3,间距≤6m
2.2.2基层松散
通病现象:表面集料剥落,回弹模量<1200MPa,车辆碾压后起砂。
成因分析:
集料级配不良:4.75mm筛孔通过率仅25%(规范30%-50%)
含水量失控:摊铺时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低2%
碾压遍数不足:仅碾压4遍(规范6-8遍)
预防措施:
集料管控:采用连续级配碎石,0.075mm筛孔通过率<5%
含水量调节:摊铺前洒水焖料24h,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值±1%
碾压工艺:先用18t压路机稳压2遍,再用22t振动压路机振压4遍,最后静压收光
2.3沥青路面通病
2.3.1车辙
通病现象:轮迹处下陷3-10mm,高温季节(>35℃)发展加速。2024年上海某主干道车辙深度达8mm,影响行车安全。
成因分析:
沥青标号不当:采用70#沥青(应选90#),软化点仅45℃
矿料级配偏细:AC-13型矿料中细集料含量达40%
压实温度不足:初压温度仅130℃(规范≥140℃)
预防措施:
材料优化:采用SBS改性沥青,软化点≥60℃,矿料选用骨架密实型级配
温度控制:摊铺温度160-170℃,初压≥140℃,复压≥120℃
结构增强:下面层采用AC-25C型,中面层掺加0.3%聚酯纤维
2.3.2早期裂缝
通病现象:通车1年内出现网状或纵向裂缝,缝宽<1mm。
成因分析:
基层反射:基层开裂未设应力吸收层
沥青老化:储存时间超6个月,针入度下降20%
施工离析:摊铺机螺旋布料器转速不均,粗集料集中
预防措施:
应力缓冲:基层与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