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肱骨远端骨折手术包括内固定和肘关节置换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性别]年龄:[年龄]住院号:[住院号]床号:[床号]
诊断:右侧/左侧肱骨远端骨折(AO分型[具体分型]),合并/不合并[如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关节面塌陷/骨质疏松等伴随情况]
一、手术必要性及指征
肱骨远端骨折为肘关节区域复杂骨折,涉及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及髁间结构,解剖关系复杂,承担肘关节屈伸及部分旋转功能。您目前骨折类型为[具体描述:如粉碎性骨折(骨折块≥3块)、关节面塌陷>2mm、髁间分离>2mm、骨折明显移位(成角>10°或短缩>5mm)],且经X线/CT/MRI评估[描述关键影像结果:如关节面不平整、肱骨滑车缺损面积约[X]cm2、尺神经沟骨块移位压迫神经]。
保守治疗(石膏/支具外固定)仅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关节面完整的简单骨折,而您的骨折因[具体原因:如粉碎严重无法维持复位、关节面损伤影响稳定性、合并神经卡压需手术松解],若采用保守治疗可能导致[具体风险:如畸形愈合(肘内/外翻畸形)、创伤性关节炎(术后1-2年出现活动痛)、关节僵硬(屈伸活动度<90°)、神经功能障碍(尺神经损伤加重致爪形手)],严重影响肘关节功能(如无法完成持物、梳头、进食等日常动作)。因此,手术是改善预后的首选方案。
二、手术方式选择及具体方案
根据您的年龄([年龄]岁)、骨密度(骨密度T值[具体数值])、骨折粉碎程度(CT显示骨折块[X]个)及功能需求(如日常是否需提重物/从事体力劳动),目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为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人工肘关节置换术,具体分析如下:
(一)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用情况:年龄<65岁(或虽>65岁但骨密度正常、预期生存期>10年)、骨折可解剖复位(关节面台阶<2mm)、骨量良好(无严重骨质疏松)、无内固定失败史。
操作过程:
1.麻醉: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辅助麻醉(或全身麻醉,根据您的基础疾病[如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调整)。
2.切口:取肘后正中纵行切口(长约8-12cm),沿尺骨鹰嘴两侧分离,保护尺神经(术中需将尺神经前置,避免术后卡压)。
3.显露与复位:清除血肿及碎骨块,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髁间骨折,恢复肱骨滑车与小头的解剖关系(通过C臂机透视确认关节面平整)。
4.内固定:选用双钢板(外侧选用3.5mm锁定加压钢板,内侧选用预弯髁钢板)或“Y”型钢板固定,关键骨折块使用拉力螺钉(如滑车骨块用2.7mm螺钉)。
5.闭合切口:彻底止血,放置引流管(24-48小时后拔除),分层缝合深筋膜、皮下及皮肤。
预期效果: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可达100°-130°(正常为0°-145°),旋前旋后功能基本保留(影响<20%),可完成日常生活及轻体力劳动。
风险与并发症(需重点说明):
1.感染:浅表感染(切口红肿渗液,发生率约3-5%)可通过换药、抗生素控制;深部感染(累及内固定,发生率约1-2%)需清创、取出内固定物,严重时可能遗留关节强直。
2.内固定相关问题:内固定松动/断裂(因骨质疏松、过早负重或应力集中,发生率约2-4%),表现为术后疼痛、活动时异响,可能需二次手术更换内固定;骨不连/延迟愈合(骨折端血运破坏或固定不牢,发生率约5-8%),需植骨+重新固定。
3.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最常见,术中牵拉/术后瘢痕压迫,发生率约5-10%),表现为小指、环指尺侧麻木,爪形手(手指无法完全伸直);桡神经损伤(罕见,分离时误伤,发生率<1%),表现为腕下垂、拇指背伸无力。
4.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僵硬(因术后制动时间过长或异位骨化,发生率约10-15%),需术后3个月内行关节松解术;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复位不良,术后2-5年出现活动痛,发生率约15-20%),严重时需转行肘关节置换。
5.其他:切口愈合不良(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患者风险增加)、异位骨化(局部异常骨组织增生,限制活动,可口服吲哚美辛预防)。
(二)人工肘关节置换术
适用情况:年龄>65岁(或预期生存期<10年)、严重粉碎性骨折(骨折块>5块)、重度骨质疏松(骨密度T值<-2.5)、关节面广泛破坏(缺损面积>50%)或内固定失败史(如既往内固定术后骨不连)。
操作过程:
1.麻醉:同内固定术。
2.切口:肘后正中切口,显露尺神经并前置保护。
3.截骨与安装假体:切除肱骨远端骨折块(保留肱骨距≥1cm)及尺骨近端部分骨质(保留冠状突完整性),使用髓腔锉扩大髓腔,安装肱骨组件(金属柄+滑车关节面)及尺骨组件(金属柄+凹形关节面),骨水泥(或生物型)固定。
4.测试与闭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