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少年优秀事迹材料范文1500字4篇.docxVIP

新时代好少年优秀事迹材料范文1500字4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时代好少年优秀事迹材料范文1500字4篇

第一篇

2021年深秋的一个傍晚,放学铃声刚响,13岁的林晓雨就背着书包往幸福里社区赶。她惦记着78岁的王奶奶——老人前天下雨时摔了一跤,子女在外地工作,这几天吃饭成了问题。晓雨从书包里掏出保温桶,掀开盖子,玉米排骨汤的热气混着饭香飘出来:“奶奶,今天我妈炖了汤,给您留了一碗,还有蒸南瓜,软乎着呢。”王奶奶拉着她的手直抹眼泪:“闺女,奶奶这把老骨头,拖累你了。”晓雨蹲下来给老人揉腿:“奶奶,我小时候您还帮我看过书包呢,现在换我照顾您啦。”

这样的场景,在幸福里社区已经持续了两年。晓雨的公益之路始于五年级暑假。那天她跟着妈妈去社区做义工,看到活动中心里几个留守儿童趴在桌子上写作业,铅笔头短得快握不住;三楼的张爷爷独自坐在楼道里,盯着墙上的全家福发呆。“这些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需要的不只是米面油,还有陪伴。”晓雨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从那以后,她组建了“小太阳”志愿服务队,队员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28人。

每周三下午课后,晓雨会带着队员去“隔代家庭”送暖心餐。她专门学了老年营养学,给高血压的李爷爷做低盐凉拌菜,给糖尿病的赵奶奶蒸无糖桂花米糕。周末则是“学业加油站”时间,她在社区活动室支起小课桌,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去年冬天,10岁的小宇因为父母离婚变得沉默寡言,晓雨发现他数学题总空着最后一道,就买了本《趣味数学故事书》,每天用故事讲公式:“小宇,你看,灰太狼抓羊用的陷阱其实是长方形周长问题,咱们算出篱笆长度,就能帮喜羊羊逃跑啦!”三个月后,小宇在班级数学竞赛拿了奖,他举着奖状跑到晓雨面前:“姐姐,这题我用你教的‘画格子法’算出来的!”

晓雨的付出也感染了更多人。社区王叔叔主动捐出闲置的儿童书桌,退休教师刘奶奶来当“校外辅导员”,连曾经觉得“小孩瞎折腾”的物业张主任,都把活动室的空调换成了冷暖两用的。今年春节,社区办“团圆宴”,20多位空巢老人和30多个留守儿童围坐一桌,晓雨端着自己包的饺子穿梭其间,王奶奶拉着她的手说:“丫头,你让我们这些老人有了盼头,让孩子们有了家的温度。”

第二篇

“这个感应模块灵敏度不够,垃圾扔进去3秒才开盖,得调参数。”2023年暑假,14岁的陈默蹲在社区垃圾分类站旁,手里攥着调试了27次的编程笔记本。这个戴着黑框眼镜、总爱咬笔杆的少年,正带着“星火”科技小组攻克“智能垃圾分类箱”的最后难题。

陈默的科技梦萌芽于小学科学课。当时老师布置“变废为宝”作业,他用废旧矿泉水瓶做了个“自动浇花器”,往瓶盖上扎几个小孔,倒置在花盆里,水能慢慢渗透。这个小发明不仅拿了全校第一,还解决了妈妈出差时家里花草枯死的问题。从那以后,他的房间成了“实验室”:书架上摆着《青少年编程入门》《电子电路基础》,书桌上堆着Arduino开发板、传感器和3D打印耗材,窗台上还挂着他用废弃耳机线做的“自动晾衣绳”——通过光敏传感器控制电机,阴天自动收衣服。

初二那年,陈默发现社区垃圾分类执行率只有60%,老人记不住分类标准,年轻人嫌麻烦直接混投。“能不能做个会‘说话’的分类箱?”他把想法告诉科技社团老师,得到支持后,带着4个同学开始研发。首先要解决的是“识别”问题,他们用树莓派搭建图像识别系统,拍了2000多张垃圾照片训练模型,从西瓜皮到快递盒,从电池到旧衣服,反复调整算法。有次为了拍清楚榴莲壳的纹路,陈默在水果店蹲了一下午,被老板当成“小间谍”。

硬件部分更棘手。他们想加语音提示功能,但普通喇叭在户外容易受潮;感应开盖需要防夹手设计,陈默找五金店师傅借了台台钻,在塑料外壳上试了18种角度。最崩溃的是夏天,他们在闷热的车库调试,陈默的T恤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笔记本电脑烫得能煎鸡蛋。“要不放弃吧?”组员小航嘟囔。陈默没说话,翻出小学时做浇花器的照片:“那时候我试了12个瓶盖,扎了48个孔,最后成功了。现在遇到的困难,和那时比算什么?”

2023年10月,第一代“小星”智能分类箱在社区落地。箱体有四个格子,扔垃圾时摄像头自动识别,语音播报“您投放的是厨余垃圾,正确!”如果投错,会提示“电池属于有害垃圾,请投入红色箱”。更贴心的是,老人刷社区卡投放可积分,积分能换洗衣液;小朋友投对了,箱子会播放儿歌。三个月后,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提升到92%,还吸引了街道来参观。现在,陈默的团队正在升级第二代产品——增加称重功能,把积分和环保志愿者时长挂钩。他说:“科技不是挂在墙上的奖状,是能让生活变美好的魔法。”

第三篇

“这刀要顺着纹路走,手腕带点巧劲,别使蛮力。”2023年清明,15岁的苏晚晴蹲在非遗传承人周奶奶的竹椅旁,手里的刻纸刀在红纸上游走,一片花瓣渐次成型。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蓝布围裙上,那是周奶奶亲手缝的,针脚细密得像她教的刻纸手艺。

晚晴与

文档评论(0)

151****33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