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脊髓损伤诊疗指南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因外力或非外力因素导致脊髓结构或功能损害,引起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严重神经系统损伤。其诊疗需遵循多学科协作原则,涵盖急性期救治、亚急性期功能重建及慢性期并发症管理全周期,具体内容如下:
一、急性期诊疗(伤后0-4周)
(一)院前急救与转运
1.制动与搬运:所有疑似脊髓损伤患者需立即使用硬质脊柱固定板(或铲式担架)固定头颈部及躯干,保持身体轴线一致,避免屈曲、旋转或过伸动作。怀疑寰枢椎损伤时需使用颈托固定,头部两侧置沙袋限制活动。搬运过程中至少4人协同,确保头、颈、躯干同步移动。
2.生命支持:重点监测呼吸、循环功能。颈髓损伤(C1-C4)患者因膈神经(C3-C5)受损常出现呼吸肌无力,需立即评估呼吸频率(<10次/分或>30次/分提示异常)、血氧饱和度(<95%需干预),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合并失血性休克者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优先补充晶体液(如乳酸林格液),维持收缩压≥90mmHg(对于神经源性休克,目标收缩压可提升至100-110mmHg以保证脊髓灌注)。
(二)急诊评估与诊断
1.神经功能评估: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进行动态评估:
-运动评分:检查10组关键肌(C5-T1,L2-S1)肌力,每组0-5分(0=完全瘫痪,5=正常),总分为0-50分。
-感觉评分:评估28个皮节(C2-S5)的痛觉(针刺)和轻触觉,每个皮节0-2分(0=缺失,1=减退,2=正常),总分为0-112分(痛觉+轻触觉)。
-损伤分级:AISA(完全性,损伤平面以下无感觉/运动功能)、AISB(不完全性,感觉保留但无运动功能)、AISC(不完全性,运动功能保留但关键肌肌力<3级)、AISD(不完全性,关键肌肌力≥3级)、AISE(正常)。
2.影像学检查:
-X线:初步筛查脊柱骨折、脱位,重点观察椎体高度、序列及椎间隙变化。
-CT:首选三维重建CT评估骨结构损伤(骨折类型、移位程度、椎管占位率),对于X线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者需行CT检查。
-MRI:伤后72小时内完成,评估脊髓损伤性质(水肿、出血、挫伤)、脊髓受压(椎间盘突出、血肿)及韧带损伤(后纵韧带、黄韧带连续性)。T2加权像显示脊髓高信号提示水肿,T1加权像低信号/混杂信号提示出血。
(三)早期干预
1.药物治疗:
-甲泼尼龙:仅推荐用于伤后8小时内的非穿透性脊髓损伤患者,剂量为30mg/kg静脉负荷(15分钟内输注),随后5.4mg/(kg·h)持续输注23小时(总疗程24小时)。需注意胃肠道应激性溃疡(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感染风险及血糖波动(监测空腹血糖≥7.8mmol/L时调整胰岛素)。
-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0.5mg/次,3次/日口服)或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次,1次/日肌注)可辅助神经修复,但需结合康复训练。
-抗痉挛药物:早期出现痉挛者可予巴氯芬(初始5mg/次,2次/日,渐增至20mg/次,3次/日),或替扎尼定(2mg/次,2次/日起始)。
2.手术治疗:
-绝对指征: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脊髓或神经根持续受压(椎管占位率>50%)、脊柱不稳(椎体移位>3.5mm或成角>11°)、开放性脊髓损伤。
-相对指征: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伴严重疼痛、多发伤需早期稳定脊柱。
-术式选择:前路手术(适用于前方致压物如椎间盘、骨块)、后路手术(适用于后方结构损伤或需广泛减压)、前后联合入路(严重爆裂骨折伴后凸畸形)。手术时机推荐伤后24小时内(对于不完全性损伤),但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如合并严重胸腹腔损伤时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
二、亚急性期管理(伤后4周-3个月)
(一)神经功能康复
1.运动功能训练:
-早期被动活动: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开始,每日2次,每个关节活动至最大无痛范围,预防关节挛缩(重点:髋关节外展、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屈)。
-核心肌群训练:平卧位桥式运动(双下肢屈曲,抬臀至肩-膝连线水平,维持10秒,10次/组,3组/日);侧卧位侧桥运动(肘撑地,抬臀至躯干成直线,维持10秒,5次/侧,2组/日)。
-转移训练:从床到轮椅的独立转移(需评估上肢肌力,C5及以上损伤可利用三角肌完成,C6损伤可通过伸肘完成),使用滑板辅助减少摩擦。
2.感觉功能重建:
-痛觉/温度觉刺激:用冷(10-15℃)、热(40-45℃)毛巾交替刺激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每次5分钟,2次/日。
-触觉刺激:软毛刷沿皮节顺序轻刷,从近端向远端,每次10分钟,3次/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光伏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doc VIP
- 2023光伏逆变器高加速寿命试验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32004-2013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pdf VIP
- LMQ.C型立式灭菌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初中数学_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课件设计.ppt VIP
- 《干旱半干旱区光伏电站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导则》编制情况说明.docx VIP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pdf VIP
- NBT 32001-2012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教学设计.doc VIP
- NBT 32008-2013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