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6/NUMPAGES7
[导读]是什么使他意志如此坚决,再也不愿将自己放逐官场?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表白,以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倾诉,可以感受到他与污浊昏朽的社会现实背道而驰的孤洁高傲的人格理想。正是看透了官场丑恶,身心俱疲,陶渊明才有了这毅然决然的举动——归去,归去,去享受田园的自由和欢乐。
第7课篇目(二)*归园田居(其一)
|学|习|任|务|
1.学习诗中运用的情景交融、白描等艺术手法。
2.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助读资料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诗人、散文家,被后世称作“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度不满,毅然辞官归隐,终老田园。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开创了田园诗,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主要作品:《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等,辞赋、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并序》等。
[人物颂歌]
陶渊明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梁启超先生说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体味人生的妙趣。作为中国古代士大夫在无路可走时退守的精神归宿,陶渊明一直备受推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旷达潇洒的隐士风采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坛的一道淡远的风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文人从政时进与退的原则,换句话说,得志时他们选择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入世,失意时他们要做的是“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的出世。陶渊明不走寻常路,对他而言,仕途的压力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内心。不愿意整冠束带见督邮是因为灵魂深处的清高提醒他不能折腰,所以陶渊明在短暂的入世之后,没有选择做官场上的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而是像一个离家的孩子投入母亲的怀抱一样,“载欣载奔”地回归田园。于是酒成了他的朋友,菊造就了他的品性,诗涵养了他的灵魂。
二、写作背景
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天,便声称“岂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陶渊明归隐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了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文选的是第一首。
三遍读诗
一、泛读——抓关键,知大意
1.抓标题。从文章的标题看,“_____”字是题眼,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诗人要回归田园,这是一首田园诗。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躬耕生活的热爱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不乏色彩,给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
2.看形象。诗歌重点写回归田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所感“无尘杂、有余闲、返自然”。这些景与情共同营造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使人深深地体味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生活追求。?
二、精读——析词句,明深意
1.《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认为奔波于官场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本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2.《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和双关的手法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译读——善想象,会翻译
从小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趣,生性本来喜欢山川田园。
误落在尘世的罗网中,一去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留恋生活过的树林,囚禁在池中的鱼思念遨游过的深潭。
在南面的山野里开垦荒地,安守本分归居田园。
住宅周围十多亩地,茅草小屋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蔽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前。
隐隐可见远处的村庄,村里的炊烟缓缓地飘荡。
狗叫深巷中,鸡在桑树的顶端鸣叫。
门庭里没有尘俗杂事,陋室里自有余暇清闲。
沉陷在官场里这么久,终于又返回自然了。
任务(一)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高一语文第一单元2.4致云雀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 2025高一语文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末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篇目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篇目三“探界者”钟扬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篇目一喜看稻菽千重浪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篇目二插秧歌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篇目一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末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篇目一短歌行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篇目二登高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篇目三琵琶行并序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篇目一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篇目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篇目三声声慢寻寻觅觅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篇目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末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