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7/NUMPAGES7
[导读]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望远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怀想,萌生诗情。登高诗的内容,或登高望远,抒怀励志;或登高望远,思亲怀乡;或登高望远,伤时悲己。让我们走近忧国忧民的杜甫,来欣赏他的著名诗歌《登高》。
第8课篇目(二)登高
|学|习|任|务|
1.赏析诗歌中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景交融、气势宏伟的特点。
2.感受诗歌语言凝练丰富、意蕴深远的特点,体会诗人沉郁苦闷的感情。
3.体会诗人由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之秋的沉郁苦痛的思想。
助读资料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曾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祖籍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安史之乱”时被俘,逃出后“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任左拾遗,因屡次直谏被贬,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杜甫草堂)。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诗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世人称他为“诗圣”。杜甫以古体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
[人物颂歌]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能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所产生的心理落差?才能扛得起夹缝中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能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这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曾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然后摇摇头,最终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
二、写作背景
《登高》一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的重阳节。当时诗人卧病夔州,身体的病痛、生活的艰辛、时局的动荡以及兵乱频仍和壮志未酬都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使他备受摧残。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三遍读诗
一、泛读——抓关键,知大意
1.抓关键字。首联中,“哀”字虽是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寓情于景的写法。颔联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迈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雄浑开阔,感情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颈联中的“悲”“独”两字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尾联中的“艰难苦恨”“潦倒”表现了诗人生活__________。?
2.抓意象。首联共写了六种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为渲染烘托出秋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作铺垫。?
二、精读——析词句,明深意
1.《登高》中,杜甫写登高所见秋江之景,视线由高处转向江面洲头,用“__________”一句,描写出了一幅精美的画面;用“__________”一句,表现出忧愁绵绵不绝。?
2.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写诗人的羁旅之愁、病痛之苦和孤独之感。?
4.在《春望》与《登高》中,杜甫写白发以表现自身的忧愁困窘,这两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三、译读——善想象,会翻译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河洲上鸟儿在飞舞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面对秋色悲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上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任务(一)抓住意象,品画面美
[明确任务]生动典型的意象可以引发读者的创造性想象,进而营造出意境特点鲜明、景物彼此和谐、情感意蕴充沛的完整的画面,读者从中获得的审美体验,这就是“画面美”。把握住意象,体会“画面美”,能够让读者在联想中走进作品深处。
[任务落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高一语文第一单元2.4致云雀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 2025高一语文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末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篇目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篇目三“探界者”钟扬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篇目一喜看稻菽千重浪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篇目二插秧歌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篇目一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末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篇目三琵琶行并序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篇目一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篇目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篇目三声声慢寻寻觅觅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篇目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末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篇目二哦香雪学案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