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课程基本信息演讲人
课程基本信息01教学目标与重难点02教学过程(3课时)04课后拓展与分层作业05教学准备03总结与升华06目录
2025小学戏剧课本剧丑小鸭进阶课件
0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基本信息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10-11岁)
课时安排:3课时(每课时40分钟)
设计理念:以统编教材中《丑小鸭》文本为基础,结合新课标“戏剧表演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要求,通过“文本解析—剧本创编—表演实践—反思提升”四阶递进,引导学生在戏剧实践中深化对“成长与自我认同”主题的理解,发展语言运用、审美创造与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
0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本剧改编的基本要素(场景、台词、舞台提示);能分析《丑小鸭》原著与课本剧的文本差异;学会通过台词、动作、表情传递角色情感。过程与方法:经历“读—析—编—演—评”完整戏剧实践流程,提升团队协作、创意表达与问题解决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理解“成长中遭遇的误解与挫折是自我认知的重要契机”;感悟“接纳独特性”的生命哲理,增强共情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课本剧改编中“冲突设计”与“情感层次”的处理;通过表演外化角色心理变化(如丑小鸭从自卑到自信的转变)。
难点:低年级学生易将“表演”简化为“背台词”,需引导其关注“角色动机”与“情境真实”;跨组协作时的矛盾调解(如角色分配、剧本分歧)。
03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工具包:剧本模板(含场景、角色、台词、舞台提示四栏)、表情/动作卡片(如“缩着脖子”“瞪大眼睛”“扇动翅膀”)、评价量表(从“角色贴合度”“情感传达”“团队配合”三方面设计);素材库:安徒生原著《丑小鸭》全文、经典动画片段(如1951年迪士尼版)、小学生优秀课本剧《丑小鸭》视频(2-3个);实物道具:简易头饰(鸭子、天鹅、母鸡、猎狗)、背景幕布(池塘、芦苇丛、冰面)、音效素材(鸭群叫声、风雪声)。010203
学生准备预习任务:重读教材《丑小鸭》,用便签标注“最让你心疼/感动的情节”;
分组任务:4-5人一组,推选组长,初步讨论“想重点呈现的场景”(如“被鸭群嘲笑”“冰面遇险”“变成天鹅”)。
04教学过程(3课时)
情境导入:唤醒情感共鸣(10分钟)播放迪士尼《丑小鸭》动画中“冰面蜷缩”片段(配风雪音效),提问:“如果此刻你是丑小鸭,会想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故事里的文字是‘静’的,但戏剧要让角色‘活’起来——今天我们就当小编剧、小演员,把《丑小鸭》变成能看、能听、能触摸的舞台故事。”
对比阅读:原著与课本剧的差异(15分钟)分发教材《丑小鸭》与改编后的课本剧片段(节选“离家”“遇鸭群”“变天鹅”三幕),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笔标注差异点;
小组讨论后分享,教师提炼关键:
叙事视角:原著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课本剧需通过“角色对话+动作”推进情节;
细节取舍:课本剧需压缩次要情节(如“丑小鸭流浪的漫长过程”),放大冲突场景(如“与母鸡的争执”);
情感外化:原著用“他感到非常孤独”等心理描写,课本剧需设计“低头搓翅膀”“声音发抖”等动作提示。
要素梳理:课本剧的“四梁八柱”(15分钟)结合学生讨论,板书总结课本剧核心要素:01角色:姓名、身份(需标注“主要角色”与“群演”,如“鸭妈妈(温柔但无奈)”“小灰鸭(尖声)”“老天鹅(慈祥)”);03舞台提示:动作(“缩成一团”)、表情(“眼眶发红”)、音效(“风声渐大”)。05场景:时间、地点(例:第一幕春末农家池塘;第二幕深秋结冰的湖面);02台词:符合角色性格(例:丑小鸭早期台词简短、结巴,后期声音清亮);04过渡:“理解了课本剧的‘骨架’,接下来我们要为它注入‘灵魂’——让每个角色的选择都有理由,让每句台词都能打动观众。”06
冲突设计:让情节“有戏可看”(12分钟)以“被鸭群嘲笑”为例,示范如何将原著“他的兄弟姐妹们都讨厌他”改编为戏剧冲突:增加具体对话(小灰鸭:“瞧他那丑样!扁嘴巴比我的大两倍!”花鸭:“离我远点,别弄脏我的羽毛!”);设计对比动作(其他小鸭围圈蹦跳,丑小鸭退到角落,手指绞着翅膀);加入“关键道具”(一片被扔过来的烂菜叶,砸中丑小鸭脚边)。提问:“丑小鸭的成长中,哪些矛盾最激烈?”学生列举“被鸭群排斥”“被猎狗追赶”“自我怀疑”等;
角色塑造:让“纸片人”变成“活角色”(18分钟)心理动机分析:分发“角色档案表”(含“角色身份”“对丑小鸭的态度”“行为原因”三栏),小组为每个角色填写:1例:鸭妈妈(态度:心疼但无力保护;原因:作为母亲爱所有孩子,但无法对抗群体偏见);2老天鹅(态度:温暖接纳;原因:曾见证同类被误解,懂得包容的力量)。3台词个性化训练:教师示范“不同角色说同一句话”(如“你快走!”):4小灰鸭(尖酸):“你快走!看见你我就吃不下饭!”(跺脚,翻眼珠);5鸭妈妈(叹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