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低灌注脑梗死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低灌注脑梗死最核心的病理生理机制是:
A.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动脉-动脉栓塞
B.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起全脑血流灌注不足
C.脑动脉灌注压低于自动调节阈值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
D.微血栓形成后阻塞远端小血管
答案:C
解析:低灌注脑梗死的本质是脑灌注压下降超过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通常为平均动脉压<60mmHg),导致脑血流(CBF)降至缺血阈值(CBF<20ml/100g·min)以下,引起特定区域(如分水岭区)缺血损伤。其他选项中,A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机制,B为全脑缺血(如心跳骤停)表现,D为小动脉闭塞或栓塞机制。
2.下列哪项是低灌注脑梗死最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A.基底节区类圆形低密度灶
B.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交界区楔形低密度影
C.皮层多发散在梗死灶
D.脑干长条形梗死灶
答案:B
解析:低灌注时,脑血流最薄弱的区域是两条主要动脉供血区的交界带(分水岭区),如前分水岭(ACA-MCA交界)、后分水岭(MCA-PCA交界)、皮层下分水岭(皮层支与深穿支交界),典型表现为沿这些区域分布的楔形或带状梗死灶。A为深穿支梗死(腔隙性梗死),C多见于心源性栓塞,D多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低灌注但非最典型。
3.关于低灌注脑梗死患者的血压管理,正确的处理是:
A.立即将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以减少再灌注损伤
B.维持收缩压在140-160mmHg,避免过度降压
C.若患者原有高血压病史,应快速将血压降至平素水平
D.无论基础血压如何,均需使用升压药维持收缩压>180mmHg
答案:B
解析:低灌注脑梗死的关键是改善脑灌注,过度降压会进一步降低脑血流。指南推荐在无高血压急症的情况下,维持收缩压140-160mmHg(或高于患者基础血压10-20mmHg),避免盲目降压。A可能加重缺血,C可能因基础血压高导致相对低灌注,D可能增加脑水肿风险。
4.低灌注脑梗死最常见的诱因是:
A.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
B.长期失眠导致自主神经紊乱
C.降压药物使用过量
D.情绪激动引发儿茶酚胺释放
答案:C
解析:临床研究显示,降压药物(尤其是利尿剂、CCB类)使用不当导致血压骤降是低灌注脑梗死最常见诱因(占42%-58%)。A(脱水)、B(自主神经功能障碍)、D(可能导致血压波动但非主要诱因)次之。
5.评估低灌注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储备的金标准检查是:
A.头颅CT平扫
B.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C.氙增强CT脑血流灌注成像(Xe-CT)
D.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
答案:C
解析:Xe-CT可定量测量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是评估脑血流储备的金标准。TCD可监测血流速度但无法定量,DWI显示急性梗死灶但不反映灌注储备,CT平扫仅显示结构改变。
6.低灌注脑梗死与心源性脑梗死的关键鉴别点是:
A.发病时是否有房颤病史
B.梗死灶是否位于分水岭区
C.D-二聚体水平是否升高
D.头颅MRI是否显示多发急性梗死灶
答案:B
解析:心源性脑梗死多为随机分布的多发皮层或皮层下梗死灶(因栓子随血流阻塞不同血管),而低灌注梗死严格沿分水岭区分布。A(房颤是心源性危险因素但非绝对)、C(两者均可升高)、D(低灌注也可能多发但位置固定)均非关键。
7.对于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70%)的低灌注脑梗死患者,最合理的干预时机是:
A.发病后24小时内立即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B.病情稳定2-4周后评估并干预
C.无论病情如何,优先药物保守治疗
D.发病后72小时内行支架置入术(CAS)
答案:B
解析:急性期(尤其是发病1周内)手术或介入可能因脑血流波动加重缺血,指南推荐病情稳定(神经功能缺损无进展、脑水肿消退)后2-4周评估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再决定是否干预。A、D可能增加围手术期风险,C可能遗漏需要血运重建的患者。
8.低灌注脑梗死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大面积皮层梗死
B.脑干网状激活系统缺血
C.双侧分水岭区梗死累及皮层-皮层下连接纤维
D.全脑缺血导致广泛神经元损伤
答案:C
解析:双侧分水岭区梗死(如双侧MCA-PCA交界区)可累及连接皮层与皮层下的联合纤维(如胼胝体、弓状束),影响皮层整合功能,导致意识模糊或嗜睡。A(大面积梗死多见于栓塞)、B(脑干低灌注多表现为交叉瘫或颅神经症状)、D(全脑缺血见于心跳骤停)均不符合。
9.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对低灌注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最有价值?
A.血常规
B.血同型半胱氨酸
C.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D.甲状腺功能
答案:C
解析:24小时动态血压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