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磷脂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是一种以反复血管血栓形成、病态妊娠及持续检测到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Antibodies,aPL)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诊断需严格结合临床与实验室标准,治疗需根据临床表现分层管理,强调个体化与长期监测。

一、诊断标准

(一)临床标准

1.血管血栓形成:需经影像学或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动脉、静脉或小血管血栓事件,且排除其他可逆性因素(如外伤、手术、肿瘤)。

-静脉血栓: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最常见,亦可发生肺栓塞(PE)、肾静脉或肠系膜静脉血栓。

-动脉血栓:好发于脑动脉(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或视网膜动脉(视力丧失)。

-小血管血栓:可表现为肾微血管病(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皮肤网状青斑或中枢神经系统小血管病变(认知障碍、癫痫)。

2.病态妊娠:需满足以下至少1项,且排除母体解剖异常、内分泌疾病(如未控制的糖尿病)或染色体异常:

-孕10周及以上的1次或多次无法解释的胎儿死亡;

-孕34周前因严重子痫前期、子痫或胎盘功能不全(如胎儿生长受限)导致的1次或多次早产;

-孕10周前的3次或以上无法解释的连续自然流产(需排除子宫解剖异常、内分泌异常及夫妇染色体异常)。

(二)实验室标准

需满足以下至少1项,且两次检测间隔≥12周:

1.狼疮抗凝物(LupusAnticoagulant,LA)阳性:需通过标准化的凝血试验(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稀释蛇毒时间延长)并排除其他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干扰。

2.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ies,aCL)中高滴度阳性:IgG或IgM型aCL滴度≥40GPL(IgG)或MPL(IgM),或≥第99百分位(基于正常人群参考值)。

3.抗β2糖蛋白I抗体(Anti-β2GlycoproteinIAntibodies,aβ2GPI)中高滴度阳性:IgG或IgM型aβ2GPI滴度≥第99百分位。

(三)诊断注意事项

需同时满足至少1项临床标准和1项实验室标准方可确诊。仅实验室阳性但无临床事件者称为“无症状性aPL携带状态”,不诊断为APS。需警惕“非典型APS”(如单一低滴度aPL阳性合并血栓或妊娠事件),需结合临床综合评估。

二、鉴别诊断

1.遗传性易栓症:如蛋白C、蛋白S或抗凝血酶缺乏,因子VLeiden突变(活化蛋白C抵抗),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等。需通过基因检测或血浆蛋白活性检测鉴别。

2.其他自身免疫病相关血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可因血管炎或血小板减少导致血栓,需结合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等检查。

3.感染或药物诱导的aPL阳性:病毒(如HIV、EB病毒)、细菌感染(如梅毒)或药物(如吩噻嗪类、奎宁)可导致短暂性aPL阳性,需间隔12周重复检测确认持续性。

4.产科并发症的其他原因:如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血栓前状态(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需通过超声、激素水平检测排除。

三、治疗策略

(一)血栓性APS的治疗

1.急性期治疗:

-静脉血栓:首选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剂量:1mg/kg,每12小时皮下注射),需监测抗Xa因子活性(目标0.5-1.0IU/mL);若无条件监测,可按体重调整剂量(如体重≤70kg者4000IU,70kg者6000IU,每日2次)。

-动脉血栓(如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若无出血禁忌,可予LMWH过渡至维生素K拮抗剂(VKA,如华法林),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

-特殊部位血栓(如脑静脉窦血栓、急性心肌梗死):需多学科协作,必要时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75-100mg/d),但需权衡出血风险。

2.长期抗凝治疗:

-首次血栓事件后,建议无限期抗凝,目标INR2.0-3.0(证据等级:强推荐)。

-反复血栓事件(如抗凝治疗中仍发生血栓):需调整抗凝强度(INR3.0-4.0)或换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但需注意NOACs在APS中的疗效证据主要来自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需谨慎评估(目前指南对NOACs在APS中的推荐为弱推荐)。

-合并SLE的患者:需同时控制原发病活动(如予羟氯喹200-400mg/d,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以降低血栓复发风险。

(二)产科APS的治

文档评论(0)

173****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