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人教版基础职业模块上册18 忆秦娥娄山关 教案(表格式)(内嵌音频+视频).pdfVIP

中职语文人教版基础职业模块上册18 忆秦娥娄山关 教案(表格式)(内嵌音频+视频).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完美版

忆秦娥·娄山关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词创作的背景。

2.就本词的内容和手法做一些鉴赏分析。

3.明确表达的思想感情。

4.把握顶真(顶针)修辞手法的特点。

5.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词的境界美。

【教学重点】

1.就本词的内容和手法做一些鉴赏分析。

2.明确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把握顶真(顶针)修辞手法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投影仪。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积累字音:

喇叭声咽(yè)哽咽(yè)咽(yān)喉狼吞虎咽(yàn)

残阳如血(xuè)血(xiě)淋淋

二、题解:

忆秦娥:词牌名。唐李白曾作《忆秦娥》词,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该词牌

源于此。46字,上下两阕,每阕各五句,多用入(仄)声韵。

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海拔1440米,处于遵义、桐梓之间,是由

川入黔的要道,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

地。

三、写作背景:

《忆秦娥·娄山关》写于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时,于1935年1月占领遵义,召开了

2025年完美版

革命历史上有伟大意义的遵义会议。会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原准备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

过长江,没有成功,就折回再向遵义进军,在途中经半天激战打败了扼守娄山关的贵州军阀

的一个师,乘胜重占遵义。这首词写的就是这次攻克娄山关的战斗。

四、听读欣赏: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五、基本解读: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烈:猛烈,强劲。

长空:辽阔的天空。

霜晨月:下霜的早晨,月亮还没有落下去。

1.词一开始,点明什么时间和怎样的环境?

时间:残月天边的拂晓时刻。环境:西风凛冽,天宇辽阔,雁声嘹唳,寒霜铺地,残月

如钩。

2.词人选择了哪些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词人以西风、霜晨、残月、鸣雁(雁叫)等几个意象构成色彩浓烈的图画,造成一种紧

张热烈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以此烘托行军急速、机动灵活、勇往直前的红军队伍。

3.写景还是写人?想象一下人物的活动和精神气概。

虽只是景物描写,但景中有人,既曲折地表现了红军披星戴月、跋涉风霜的战斗生活,

又含蓄地刻画了红军在艰苦的环境里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碎:细碎,杂乱。

咽(yè):本义是声音因梗塞受阻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风中听到的时断时续的

军号声。

4.重复使用“霜晨月”的作用?

又一个“霜晨月”,这一方面是词调本身所要求的复迭——因《忆秦娥》词牌规定,上

下两阕的第三句必须用叠句。

另一方面又与下两句构成完整的画面:在天空幽蓝、残月如钩、寒霜落地的拂晓时刻,

红军队伍正在行进,烈烈的西风中传来了一阵阵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低咽悲沉的

喇叭声。

5.后两句主要从哪种感觉角度写的?写了什么内容?

2025年完美版

这里主要从听觉来写行军途中所闻,并进一步强调了行军的时间和环境,强化了寂静、

严肃乃至压抑的行军氛围。

6.分析一下“碎”和“咽”两字的妙处。

“碎”、“咽”二字,生动细致,曲折传神。非身历其境者不能写出。

“碎”,地势凹凸不平,民谣称为“地无三尺平”,再加上崎岖的山间石径上结了一层

寒霜,马儿不能放步奔跑,必然马蹄杂沓,步伐零乱,而当时红军也没有多少马匹,走起来

零零碎碎地,在山谷中更有细碎杂沓的感觉。

“咽”,本指声音哽塞而低沉,这里形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