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制作及安装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制作及安装需满足结构受力、耐久性与检测要求,核心质量指标包括主筋连接强度达标、钢筋笼几何尺寸偏差符合规范、声测管通畅密封、安装位置精准。施工中因原材料管控不足、工艺不规范、操作失误等因素,易出现钢筋连接缺陷、钢筋笼变形、声测管堵塞、安装偏移等质量通病,直接影响桩体承载能力与后期检测。以下从常见质量通病出发,分析成因并提出应对措施,为施工质量管控提供依据。
一、原材料质量缺陷
(一)通病表现
钢筋表面锈蚀严重(锈层厚度>0.1mm),局部出现裂纹、结疤;声测管壁厚偏差超标(如设计3mm实际仅2.7mm),管体弯曲(直线度偏差>1mm/m);焊条药皮脱落、受潮结块,焊接时产生大量气孔;防腐涂料附着力不足(<5MPa),涂刷后易剥落。
(二)原因分析
采购与验收管控不足:未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采购低价劣质材料;原材料进场时未按规范抽样检测,仅靠目视检查,遗漏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关键指标;声测管、焊条等材料未核查质量证明文件,直接投入使用。
存储与保护不当:钢筋露天堆放未覆盖防雨布,长期受雨水浸泡导致锈蚀;声测管存储时堆叠过高(>5层),管体受压弯曲;焊条未存放在防潮仓库,受潮后未烘干直接使用;防腐涂料开封后未密封,溶剂挥发导致性能下降。
材料代用不规范:未经设计单位同意,擅自用HRB335钢筋替代HRB400E钢筋;声测管改用普通钢管替代304不锈钢管,耐腐蚀性不足;焊条型号与钢筋牌号不匹配(如用E43焊条焊接HRB400E钢筋),焊接强度不足。
(三)应对措施
严格采购与验收流程:选择具备生产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材料质量标准;原材料进场时,按规范批次抽样检测,钢筋需做拉伸、弯曲试验,声测管需测壁厚、做水压试验,焊条需做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验,不合格材料严禁入场;建立材料台账,记录进场时间、批次、检测结果,实现可追溯。
规范存储与保护:钢筋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底部用方木垫高(离地≥300mm),露天堆放时覆盖防雨布;声测管采用专用支架分层存放(每层≤3根),避免受压弯曲;焊条存入恒温防潮仓库(温度10-25℃,相对湿度≤60%),受潮焊条需经350-400℃烘干(保温1-2h),并做工艺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防腐涂料开封后尽快使用,剩余涂料密封存放,下次使用前检测性能。
严控材料代用:材料代用需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代用材料性能不得低于原设计要求(如代用钢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需≥原设计值);代用声测管需重新做密封性、通畅性试验,代用焊条需做焊接工艺评定,确保焊接强度达标;代用情况记录在施工日志中,验收时重点核查。
二、钢筋加工与连接缺陷
(一)通病表现
钢筋调直后局部弯曲(偏差>1mm/m),切断端面倾斜(角度>3°),长度偏差>±10mm;箍筋弯曲后内净尺寸偏差>±5mm,弯钩平直段长度不足(<10d);主筋焊接焊缝长度不足(单面焊<10d),焊肉不饱满(厚度<0.3d),存在气孔、夹渣;机械连接丝头牙型不完整(断牙数>1个/100mm),接头拧紧扭矩不足(如φ25mm钢筋<260N?m)。
(二)原因分析
加工设备调试不当:钢筋调直机调直块间距设置不合理,导致调直后钢筋弯曲;切断机刀片磨损未更换,切断端面出现马蹄形;弯曲机模具与钢筋规格不匹配,箍筋成型尺寸偏差大;机械连接丝头加工机刀具磨损,丝头牙型不完整。
操作工艺不规范:钢筋切断前未精确划线,凭经验操作导致长度偏差;焊接时未清除钢筋表面锈蚀、油污,焊缝存在氧化层;焊工技能不足,焊接电流控制不当(过大导致烧穿,过小导致焊不透);机械连接时未用扭矩扳手拧紧,仅靠人工判断,扭矩不足。
质量检查缺失:钢筋加工后未逐根检查尺寸,仅抽样少量构件;焊接接头未做外观检查与无损检测,遗漏内部缺陷;机械连接丝头未用螺纹量规检验,接头拧紧后未做标记,无法确认扭矩是否达标。
(三)应对措施
精准调试加工设备:钢筋调直前根据钢筋直径调整调直块间距(如φ20mm钢筋调直块间距设为22mm),调直后用2m靠尺检查平直度,偏差超限时重新调试;定期检查切断机刀片(磨损量>0.5mm时更换),切断前在钢筋上划定位线,确保切断长度精准;弯曲机模具按钢筋规格选用(如箍筋φ8mm选用φ8mm模具),成型后用样板比对,偏差超限时调整模具位置;丝头加工机刀具每加工500个丝头检查1次,磨损超标及时更换,确保牙型完整。
规范操作工艺:钢筋切断前用钢卷尺精确测量,划定位线后再切断,长度偏差控制在±10mm内;焊接前用角磨机清除钢筋表面锈蚀、油污(除锈等级达Sa2.5级),焊接时根据钢筋直径调整电流(φ25mm钢筋电流180-220A),采用“分段退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