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毕业班复习效率,校长讲话:让 “双轮驱动” 落地,让精准备考见效.docxVIP

提高毕业班复习效率,校长讲话:让 “双轮驱动” 落地,让精准备考见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毕业班复习效率,校长讲话:让“双轮驱动”落地,让精准备考见效

各位老师:

今天咱不搞虚的,就围坐聊个实在事儿——毕业班冲刺阶段复习,怎么让学生的劲儿真用在刀刃上!

我上周三晚自习去三楼,路过(2)班后门,看见有个学生趴在桌上刷题,笔都快握不住了,眼眶红红的,一问才知道凌晨一点睡的,早上五点半又起来背知识点。这学生不努力吗?绝对努力!可我随手抽了个课本上的基础概念——就数学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他居然卡了半分钟没说全。各位老师想想,这事儿揪心不?时间花了,力气费了,知识点没留住,这不是白忙活吗?不能光夸学生“刻苦”,方向错了,越努力越偏,比不努力还让人着急!

前段时间教研组弄的“双轮驱动”思维导图,我看了特别好——一个是科学记忆,一个是研究错题。但说实话,最近看学生复习,好多人是“单轮蹭地”,甚至“两轮空转”!要么光死记硬背,背完没两天就忘;要么题刷了一堆,错题改完下次遇到还错。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怎么让这两个轮子真转起来,转得稳、转得有效果。

先聊第一个轮:科学记忆——别让学生“背了个寂寞”

大家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吧?新学的内容一天内遗忘率能到50%以上!可教学过程中,真把这个规律用到位了吗?我上周听生物张老师说,她课上刚讲完“光合作用步骤”,下午随机提问,一半学生说不全——这就是没及时巩固的问题!

我琢磨着,要引导学生这么做:

1.课堂上别让学生光抄笔记!让他们边听边“主动开口”——比如数学老师讲例题时,让学生当场说“这步用的是勾股定理吧?”“这里要先算定义域对不对?”,嘴上说出来,脑子才能真记牢,比课后抱着笔记翻半天管用多了!

2.别让学生抱着卷子不撒手!我见过有学生刷了3本习题册,课本上的化学方程式还能写错——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得要求学生每天留20分钟,专门啃课本,把核心知识点、易错点标出来,把课本吃透了再刷题,比盲目刷10道题都强!

3.还有费曼学习法,特别好用!之前看高二(5)班学生,下课围在一起讲历史事件,那个主讲的学生越讲越明白,听的人也跟着点头提问——能把知识点讲清楚,才是真懂了!可以让课代表组织,每天课间抽10分钟,让学生互相讲难点、讲思路。

4.对了,预习也得改改方式!别让学生光在课本上画横线,让他们提前看新课内容,标上“这个地方没看懂”“这个公式推导没明白”“这个实验步骤为啥这么设计”,带着问题上课,才能盯着老师讲的重点听,不然整节课都像“听天书”,听完啥也留不下!

再唠第二个轮:研究错题——别让错题本成“摆设”

各位老师应该都让学生做错题本了吧?但我翻了几个学生的本子,好家伙,就抄个题目和标准答案,连错在哪儿、为啥错都没写!上次月考,有个学生一道数学题错了3次,错题本上抄了3遍,考试遇到类似的还是错——这不是白费劲吗?

错题得这么研究,要教学生:

1.错了先找“根儿”!别只写“马虎”“不小心”,要写具体原因——“没看清题干里的‘至少’两个字”“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记混了”“思路偏了,该用方程解却用了算术法”“实验步骤漏了对照组”——找到根本原因,下次才不会再踩同一个坑!

2.每周得“回头看”错题!跟数学王老师聊的时候,他说让学生周末把一周的错题按“题型”归堆,比如“立体几何错题”“函数求导错题”“语文病句辨析错题”,归完类再做一遍同类题,总结解题思路——这才叫举一反三,把错题的价值用透!

3.还有啊,考前别让学生刷新题了!我女儿当年备考时,考前一周就抱着错题本看,她说“看错题比做新题踏实,知道自己哪儿容易错,能针对性补漏洞”——要跟学生说,考前阶段,错题本才是“宝贝”,比啥押题卷、模拟卷都管用!

两个轮子要转稳,还得有三个“垫脚石”

光有两个轮子不行,还得有支撑,不然转着转着就歪了,甚至转不动了!

第一个支撑:别让学习变成“苦役”

我发现好多学生学得愁眉苦脸,跟老师抱怨“复习太累了”“不想学了”——靠意志力硬撑,撑到考前一两个月就容易崩!得帮学生找到学习里的“小快乐”:比如让他们每天记“三个小收获”,哪怕是“今天记住了一个英语作文高频词”“弄懂了之前一直不会的选择题”“总结出一个病句判断小技巧”,记着记着,学生就会觉得“我每天都在进步”,比光说“加油”“坚持”管用多了!

还有,布置作业别搞“一刀切”!比如语文默写,别让全班都抄10遍,已经会的学生抄3遍巩固就行,总写错的学生多抄几遍强化记忆——机械重复的作业,只会让学生烦,不会提分,还容易磨掉学习积极性!

第二个支撑:身体得跟得上复习节奏

我每天早上绕操场走两圈,感觉一整天都精神。可看学生们,好多人一坐就是一整天,晚自习后还熬夜刷题,第二天上课趴在桌上睡——这样复习效率能高吗?

得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设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