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峨眉山月歌》诗词赏析及中考试题汇编
一、《峨眉山月歌》诗词赏析
(一)诗词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半轮秋:谓秋夜的半轮明月。
*影:指峨眉山月的影子。
*平羌江:即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清溪:指清溪驿,在今四川犍为县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此处泛指从清溪到渝州一带的长江水道。
*君:一说指峨眉山月,一说指诗人怀念的友人。结合诗意,理解为峨眉山月或借月所思念之人皆可,均传达出一种深切的眷恋之情。
*下渝州:顺流而下前往渝州。渝州,今重庆市一带。
(三)诗词大意
秋夜的峨眉山上,悬挂着半轮皎洁的明月。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中,仿佛也随着江水缓缓流淌。我趁着这夜色,从清溪驿出发,乘船向三峡驶去。一路上,我时刻思念着你(或那轮明月),却始终未能再见到,就这样顺流而下,前往渝州。
(四)赏析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漫游时所作,诗中以峨眉山月为核心意象,描绘了一幅千里江行图,抒发了诗人离乡远行时对故乡山水与友人的眷恋之情。
1.清朗秀逸,意境空灵
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开篇即点出时间(秋夜)、地点(峨眉山)和核心景物(半轮明月)。“半轮秋”三字,不仅写出了月的形态——不是满月的浑圆,而是略带残缺的半轮,更点染出秋夜的清冷与宁静。一个“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略带萧瑟却又高远的基调。
次句“影入平羌江水流”,承接上句,将镜头从空中的明月移向地面的江水。月光洒在平静的羌江上,月影便随着江水缓缓流动。这里的“入”字用得极为传神,仿佛月亮的影子不是倒映在水中,而是主动融入了江水,与江水融为一体,共同前行。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更暗寓了诗人即将乘舟远行,与这山月、这江水一同离去的情景。整个画面动静结合,月光皎洁,江水澄澈,构成了一幅空灵秀逸的秋江夜月图。
2.语淡情深,余韵悠长
后两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转入叙事与抒情。诗人以“夜发”点明出发的时间,暗示了行程的匆忙与旅途的孤寂。“清溪”、“三峡”、“渝州”三个地名的连用,清晰地勾勒出诗人的行进路线:从清溪出发,途经三峡,目的地是渝州。这种地名的巧妙嵌入,不仅使诗歌的空间感增强,也暗示了行程的遥远。
“思君不见下渝州”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抒胸臆,却又意味深长。“思君”的“君”字,历来有不同解读,或指友人,或指故乡的亲人,或即指那轮相伴的峨眉山月。无论作何解,其所蕴含的都是一种深切的思念与眷恋之情。诗人在远行途中,回望故乡,思念亲友,那轮曾陪伴他的峨眉山月,似乎也渐渐远去,“不见”二字,道出了这份思念因无法相见而产生的惆怅与失落。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感伤,而是以“下渝州”的动态作结,在淡淡的愁绪中,仍可见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少年意气与豪迈气概。这份情感,不悲戚,不张扬,却如余音绕梁,久久不散,引人回味。
3.巧用地名,时空流转
此诗在结构上的一大特色是四句诗中嵌入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这种巧妙的构思,在古典诗歌中并不多见。这些地名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随着诗人的行舟依次展开,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时空线索。从峨眉山月升起,到月影随平羌江水流动,再到夜发清溪,途经三峡,最终前往渝州,诗人的视角不断移动,空间不断转换,时间也在悄然流逝。这种处理方式,使得诗歌意境开阔,画面感极强,仿佛读者也随诗人一同乘舟远行,饱览了沿途的山水风光,体验了诗人的思乡情怀。二十八字,千里江山,思接万里,足见诗人笔力之高妙。
(五)艺术特色总结
*意境优美:诗中有画,情景交融,月光、秋山、江水构成清丽空灵的画面。
*情感真挚:以月为媒,抒发了离乡远行时的思念之情,语淡而情深。
*构思精巧:地名的巧妙串联,不仅点明行程,更拓展了诗歌的时空境界,使短小的绝句容量大增。
*语言凝练:全诗无秾词丽句,以白描手法取胜,朴素自然,余味无穷。
二、中考试题汇编
(一)理解性默写
1.《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点和前往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峨眉山月歌》中,抒发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