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 第二单元 7 兼爱.pptxVIP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 第二单元 7 兼爱.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百家争鸣7兼爱

学习任务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2.厘清文章的说理结构,明确本文观点;学习本文运用类比和举例说理的写法。3.探究本文注重逻辑、质朴深刻的说理之美;领会墨子语言浅显、论证繁复的写作风格。4.建立“大爱”的情怀;学习墨子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积极救世的精神。

自主式预习【课文助读】一、作家作品简介墨子(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宋国人,后长期居住在鲁国。曾学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弟子众多,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其非命、名实等观点为墨子后学所发展。

《墨子》,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其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篇,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耕柱》以下至《公输》各篇,记述墨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等六篇,是后期墨家的哲学和科学著作;《备城门》以下十一篇,讲战争防御和制造器械的方法,一般认为较晚出。

二、时代背景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大变革时期,这时奴隶制度已经开始崩溃,封建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礼崩乐坏、王权衰败、生灵涂炭,社会的动荡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恼。墨子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积极寻找着救世的药方。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语基积累】一、文言知识1.通假字例句释义①当察乱何自起②故不孝不慈亡③故盗贼有亡同“尝”,尝试同“无”,没有同“又”

2.古今异义词例句解析(古今义)①虽至大夫之相乱家大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医生家,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家庭②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古义:______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古代贵族等级名称,亦为官职等级名称卿大夫的封地鼓励

3.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故亏兄而自利②故贼人以利其身③必知乱之所自起④虽父之不慈子⑤虽至大夫之相乱家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失;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名词作动词,盗窃形容词作名词,混乱形容词作动词,慈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4.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①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②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③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判断句,标志词“……者也”判断句,标志词“……也”判断句,标志词“……者,……也”

例句句式特点④当察乱何自起⑤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当察乱自何起”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子爱自,不爱父,故亏父而利自”

二、文化常识1.子。“墨子”中的“子”是对墨子的尊称。在文言文中,“子”指“您”,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2.家、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诸侯的封地叫国。3.大夫。本文中指职官等级名。周代官爵分公、卿、大夫、士四等;大夫之中又分上、中、下三等。4.兼爱。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理解分析文章的主要观点兼爱,就是指像爱护自己一样去爱护别人。“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爱人之心,是人的天性,但也具有差异性:爱自己胜过爱别人,爱亲人胜过爱生人。而墨子的兼爱是在此基础上赋予其功利性与平等性,强调了爱人与爱己、利人与利己的逻辑关联,得出“只要人人都能将心比心地爱他人,社会就会安定,国家就会太平”的结论。任务型课堂

1.墨子为什么提出“兼爱”思想?答案:墨子认为天下混乱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因此提出“兼相爱”的思想,他认为“兼相爱”是治理天下混乱的良方。墨子认为,如果天下人都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天下是不会混乱的。如果看待父亲、兄长及君王像看待自己一样,就不会做出不孝不忠的事情;如果看待儿子、弟弟、臣下就像看待自己一样,就不会做出不慈的事情。天下也就不会有小偷和强盗,也就不会出现大夫乱家、诸侯相攻的情况。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天下人彼此相爱,天下就能安定太平;天下人相互厌恶,天下就会变得混乱。所以墨子提出了“兼爱”的思想。

2.“兼爱”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答案:虽然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是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境况下的人们的愿望。但是,这种“兼爱”的学说在封建等级社会难以施行。墨子所处的时代正值春秋末战国初,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社会生产力在发展,需要新的社会制度与之相适应,诸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68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