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 第二单元 重构拓展 迁移应用.pptxVIP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 第二单元 重构拓展 迁移应用.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百家争鸣重构拓展迁移应用

重构拓展○任务一辨识虚词,夯实基础1.整理虚词用法,结合课文,完成下表。虚词课文例句用法及意义(1)而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人而不仁,如礼何?而忧其瓠落无所容?故亏父而自利?

虚词课文例句用法及意义(2)之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迩之事父,远之事君?(3)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虚词课文例句用法及意义(4)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另有“所以”“以至于”等“以”字的固定结构?

答案:(1)连词,表并列关系,并且/连词,表顺承关系,然后/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连词,表目的关系,用来(2)第三人称代词,它/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用于调整音节,无实义(3)介词,用于引出对象,可不译/介词,在/介词,从(4)连词,用来/介词,因为/介词,凭借/介词,用

○任务二梳理立身处世之道,思考社会现实意义2.本单元的诸子散文多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请梳理各家所阐释的道理,完成下表。篇目立身处世之道《〈论语〉十二章》敏慎好学;亲仁;重义轻利;勇于担当;行恕;学礼;学《诗》《大学之道》树立崇高目标:①遵循八条途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篇目立身处世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应具有“四端”“四心”:仁端——②;义端——③;礼端——辞让之心;智端——是非之心《〈老子〉四章》重视反面的因素;贵有自知之明;无为,为之而非强为;慎终如始《五石之瓠》既知“有”用,更知“无”用。超越世俗之用,用心发现物的最大用处《兼爱》④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人与人之间应兼相爱

○任务三概括文章议论风格3.通读课文,分析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完成下表。篇目主要论证方法主要修辞(表现)手法《大学之道》①顶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②③《五石之瓠》④⑤《兼爱》⑥排比、反复、设问、反问正反推演归纳推理、比喻论证排比驳论、正反对比论证、寓言说理对比正反对比论证

4.南朝梁萧统在《〈文选〉序》中说:“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近代史学家吕思勉在《经子解题·论读子之法》中说:“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彼此不能相假;亦实为中国文学,立极于前。”总体看来,先秦诸子并不把善于写文章当作最高追求,但他们的很多论说又都文采斐然,自成一格。反复诵读本单元课文,总结概括其各自的风格特点,完成下表。

篇目文体类型风格特点《〈论语〉十二章》语录体语言简练,浅显易懂,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大学之道》论述性文体简洁凝练,条贯分明,气势流畅,充满用世激情《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论述性文体感情激越,语言峻急,气势磅礴,表意生动

篇目文体类型风格特点《〈老子〉四章》格言体①《五石之瓠》寓言故事②《兼爱》论述性文体③语言简约,表意深刻,表达严谨,说理冷静汪洋恣肆,善用寓言,婉曲达意,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朴拙反复,语言浅显平实

2022年10月12日,位于地面之上420公里高空的国际空间站以每小时28000公里的速度飞越北京上空。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引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来表达自己飞扬的心绪,此举引发热议。从王羲之到萨曼莎,从会稽山阴兰亭到国际空间站,时间和空间有异,但“共鸣”无处不在,这正体现了文化穿越时空的价值。

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答案:(示例)文化穿越时空,共鸣无处不在。诞生于晋朝兰亭的名句在21世纪的国际空间站上被意大利的女航员萨曼莎吟出,在浩瀚宇宙中激荡出振奋人心的回声。这承载哲理的文化名句,穿越了时间与空间,打破了国家文化隔阂,引起了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面对无限宇宙而起游目骋怀之乐的共鸣,可见文化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千年前,王羲之挥毫泼墨,将炽热的情感留于纸上。如今这象征着中华文化瑰

宝的作品从古代走向现代,从中国走向世界,引发了同样的心绪与共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于国际空间站,与当今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密不可分。将中华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以电视节目、互联网的方式将其传播于整片天地,让外国友人也受其滋润。亘古的历史长河冲刷不去璀璨文化的光芒,其跨越时空引起的感动与共鸣弥足珍贵。

迁移应用一、文言文阅读之文意概述题文言文阅读之文意概述题采用客观题的形式,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只有一个错误选项,且该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68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