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肾盂肾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独活寄生汤治愈湿热下注

病案:臧某,女,29岁。

初诊:1972年3月。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4年前曾患尿频急痛,腰痛,某医院疑为“肾盂肾炎”,使用呋喃呾啶和青霉素、链霉素等,症状消失。1972年3月上旬又出现与上次相似的证候,同时发热,尿赤如浓茶,在某医院用呋喃呾啶及中药等不效,尿检有大量脓细胞,尿培养有大肠杆菌,计数每毫升10万以上,乃于1972年3月18日由急诊室收住院治疗。

诊查:高热39.7℃,恶寒,腰痛如折,尿频尿急尿痛,尿色如浓茶,头昏,面部微浮,恶心欲吐,不能饮食已3天,脉象细数,苔薄白腻。

辨证:产后(生产4个月)体虚,湿热下注。

治法:拟仿独活寄生汤意治之。

处方:炒独活4.5g桑寄生15g十大功劳叶15g川断肉12g穞豆衣15g滋肾丸12g(包煎)茅芦根各60g佛手片9g半夏9g云茯苓12g车前子12g(包煎)

药后,翌日上午11时体温降至37℃,但下午又升至39.7℃,恶寒已解,尿频急痛稍有改善,恶心已止。至第3日,体温退至37℃以下,腰痛、尿痛已解,尿频急仍未尽除,微微有汗,纳谷不多,脉细,苔薄。气血不足之体,肾虚湿蕴下元。再拟原法出入。

处方:炒独活1.5g桑寄生9g潞党参15g功劳叶12g川断肉9g西当归9g滋肾丸9g(包煎)佛手片9g云茯苓12g小红枣5个(切开)芦茅根各60g

以此方出入调理,病情日见改善,除觉腰酸、小便偏黄外,余无不适感。4月7日尿培养阴性,尿检见白细胞少许。住院32天,于4月18日出院。

按语邹老认为,肾为至阴之脏,故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寒凉药物特别是苦寒之剂宜慎用,清利之剂亦不宜过用,以防损伤肾气。就是在急性发作期,出现湿热下注标象,亦不宜纯用苦寒清利之剂。本例西医确诊为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邹老辨证为产后体虚,肾气不足,而湿热之邪乘虚所致,治以独活桑生汤意,而不泥其方,用独活、桑寄生、川断肉强肾和络;知母、黄柏、十大功劳叶、穞豆衣、车前子、芦根、茅根清利湿热;肉桂反佐知母、黄柏,且助膀胱之气化;佛手、清半夏、云茯苓和中运脾,标本兼顾,虚实并调,疗效满意。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113,邹云翔医案。

邹云翔(1896一1988),江苏无锡人。中医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肆业于国学专修馆,旋任教于乡里,因为秉性刚直受排挤而失业。1925年夏,江南暑火流行,其母患大头瘟,为众医杂治,卒至不救,恨己之不知医,遂发愤学医,救人之疾苦,师事孟河费伯雄之高足、武进名医刘莲荪先生,卒尽其学。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博采众学,先后又师事6人之多。孟河丁仲英先生,创办《光华医学杂志》,延其主事,对揭露当时国民党扼杀中医药的反动措施,团结中医药人员,推动中医学术交流,起了一定的作用。抗日战争期间,业医重庆,曾为我党同志和一些进步人士做了不少保健工作。1954年到南京参与创办江苏省中医院,嗣任南京中医学院领导职务,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积极培养中医人才。先后当选为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对内、妇、儿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造诣。特别对中医学中肾的生理机能,肾炎的病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有其独特见解。

在立方遣药方面,善用以补配消,以塞配通,以温配清,以降配升,以敛配散等法。对肾脏虚损和老年病患者,特别重视肾的气化作用,以及它与其他脏器间的相互关系,不主张过用苦寒克伐之方,善于灵活应用补法,而扶正祛邪。投药讲究轻重、缓急、多少及先后之活法,主张病情万变,医亦善变。

编著有《中医肾病疗法》、《中医验方交流集》和《中医验方交流集续编》等书。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